第230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萬注意了,不能夠讓陝匪渡過黃河,可陝匪最後過了黃河沒有啊?皇上聖旨給陳奇瑜安排戰策,可陳奇瑜聽了皇上沒有啊?讓他注意詐降!他倒好,無能誤國啊!嗚嗚——!”
崇禎皇帝苦笑了幾聲,不過王承恩的話確實說到了崇禎皇帝的心坎,崇禎皇帝也感到心中好受了許多,他嘆了一口氣,感嘆道:“國難思良臣啊!”
王承恩立刻跪著抬起了頭:“皇上,您可不能消沉啊!想當年,太祖爺爺與陳有諒百戰不撓,在鄱陽湖一戰中奠定了大明江山。成祖爺爺靖難時,以少勝多力克南京。皇上現在只是一時背運,憑著皇上的雄才大略,勤勉治國,一定會否及泰來,成為一名中興之君的。”
崇禎皇帝又苦笑了一聲,嘆道:“朕也不想成為什麼中興之君了,只要把大明朝治理好,把他平平安安地交到慈烺(太子朱慈烺)手中,朕就心滿意足啦!”
見到崇禎皇帝還是沒有提起精神,王承恩“哇——!”的一聲嚎啕大哭起來,身子也頓時軟倒在了地上。
……
同日。盧氏巡撫行營中。
河南巡撫玄默陰沉著臉坐在椅子上一言不發。過了好一會兒,他身邊的幕僚王師爺說道:“沒想到這一切都是吳汝寧搞得鬼啊!”
玄默上任以後,就一直帶著河南的明軍與農民造反軍作戰,治內的政務也沒功夫去多理會。可是漸漸的,玄默卻發現了一個很怪異的現象。
整個河南的中部和北部都是一團亂相,可就是河南南部的汝寧和歸德是一片詭異的風平浪靜。據當地的官吏稟告,那裡是安居樂業,完全是一副盛世的景象。而且很奇怪的是,席捲整個河南的流匪,卻怎麼樣也不肯到那裡去。
玄默也知道,當地有三支強軍,分別是李總兵的葉縣營、吳白丁的汝寧營和趙指揮的歸德衛。可這三支強軍就是不肯挪窩,當有亂匪靠近那裡的時候,這三支強軍立刻就會露出了獠牙,狠狠地把那些亂匪啃得屍骨無存。接連創造了汝州大捷和南陽大捷的輝煌戰果。
可是當亂匪遠離時,這三支強軍卻象是打盹的老虎一樣,對身邊的豺狼是視而不見。倒也不是完全視而不見,當時吳白丁的汝寧營就猛追亂打剿滅了豹子頭亂匪。
當聞聽汝寧營一改作風出境征戰,當時的玄默還欣喜著汝寧營改了性子,因此把那些殘害百姓、濫殺無辜的奏章給壓了下來。可是到後來才知道,那豹子頭亂匪是因為搶了吳白丁的商行,才會遭此厄運的。
而這次玄默徵調李總兵的南陽營,又是屢招不能,玄默就知道這裡有問題了。說實話,玄默對這三支強軍是一無所知,只知道他們被長期地拖欠著糧餉。
玄默也翻閱過這幾年戰兵糧餉發放賬本,發現有個很奇怪的現象,李總兵的葉縣營還好一些,可吳白丁的汝寧營已經拖欠了幾年。雖然天下戰兵拖欠糧餉的情況是很嚴重,可其他的戰兵都是多少能夠發一些,象汝寧營這樣一文都沒有的倒也少見。
而趙指揮的歸德衛上繳的軍戶糧銀也未按災情減免。更為奇怪的是,在前些年吳白丁和趙指揮還上公文到巡撫衙門和布政使衙門哭叫幾聲,可這些年他們就沉默不語了。
玄默也是老官場了,他知道這一定是這三支強軍與巡撫衙門和布政使衙門鬧了極大的矛盾。
可平日裡鬧些矛盾不要緊,要調兵打仗的時候,這三支強軍按兵不動可就要了老命了。於是玄默也曾經特批給汝寧營八千兩餉銀,想要彌補一下彼此的關係。
可沒曾想到情況是依然如故,玄默就有些動氣了。他在當時陳奇瑜的中軍帳中就得知了這三支強軍是聯盟的關係,因此就想把這隻虎頭給完全馴服。
那誰是虎頭呢?玄默當然認為是“名將”李祿了。於是他就從南陽府押送糧草的官員那裡去主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