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實比打賞更喜歡~(@^_^@)~)
二六四 楚玉VS紅綃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且說自從泠然回到楚玉身邊,某人欣喜之餘見紅綃公子與她情義深重,兩人不肯輕言分別,襄王殿下不免進入了另一種糾結狀態。
恰在這時候,鄖陽刁民劉千斤、“石和尚”石龍等人聽說朝廷已派大軍要剿滅他們建立的偽漢政權,先發制人,乘著荊襄一帶軍民百姓沉浸在過年的氣氛中,賊首“太平王”劉千斤劉通委派軍師“石和尚”石龍帶領一萬多人馬攻佔房陵,以圖朝廷大軍前來剿匪時能就近退守神農山。
幸虧鎮守荊襄的守備王信收到風聲,派遣數十騎往據之,配合縣官調集民兵,可惜此縣百姓都是歷代被貶謫的貴族後裔,到了除夕,也只徵調到一千餘人。土匪們漏夜圍攻城池,明軍援絕,幾名守將只得帶領了成千上萬百姓逃往山中。
渡夢仙子為保持岐黃宮的神秘感,自然不想讓太多的人進入神農山。再者她怎麼說也是醫者父母心,大年初二一大早,便召集了所有人,將僕役們從外間帶回來的訊息告訴了楚玉等人。
楚玉本就有心帶泠然離開相思谷,聽聞此訊,眼也未抬,便道:“我的三千親兵恰好駐紮在襄陽府候命,山下既然發生民變,我便同了泠兒駕鶴去召集兵馬,殺過來一舉平了就是。”
泠然記起年前在房縣外遇到自稱“太子”的劉穎一夥,皆非善類,那廝還曾口氣狂妄地說朝廷派剿匪大軍那是雷聲大雨點小的勾當。當日將他們綁在小樹林裡也不知最後是怎樣的光景,心想剿匪也是沒錯的。不過她到底是個現代人,對古代的農民起義自然有另外的看法,略一思索,皺眉道:“就算劉千斤等不是善男信女,可若是有許多百姓投奔,就證明朝廷肯定有弊政讓小民過不好日子,或者是地方官欺上瞞下,收刮民脂民膏逼得人們鋌而走險,未必人人死罪,王爺說剿匪,對付幾萬百姓,還應慎重”
楚玉很不喜歡泠然又稱呼他作王爺,比起她一口一個師兄地叫紅綃,顯得太生分了,臉色便有些不好看。
紅綃永遠站在泠然這一頭,聞言點頭:“師妹說得有理,王爺自去召集兵馬殺過來,我可帶了師妹潛入房縣探個究竟,至於逃入山中的軍民,還請師父出馬,妥為安頓。”
楚玉見他們一唱一和,當即就拉下了臉,恨不得一掌將紅綃給拍飛。
問題是泠然也覺得這樣子安排最好,就趕著楚玉去召集人馬。
楚玉心頭有氣,又覺得一個大男人當著眾人的面吃起醋來不免讓人笑話,狹長的星眸一斜,就盯上了清衡子:“泠兒既這麼說,我陪你進城一探便是,至於到襄陽召集兵馬,勞煩師父走一趟。”
清衡子見他宣示性地一直將自己的大掌擱在泠然的小蠻腰上,心下好笑,當然也不方便去捋這頭貓科動物的虎鬚,只得嘆了聲:“錯收了徒弟,真是命苦啊”,接過了楚玉遞過來的兵符,便想扯上師兄危桓子一同走。
渡夢仙子橫了清衡子一眼,欲言又止。
泠然與楚玉久別重逢,自然不是真心趕楚玉離開,再說她是何等賊溜的心思,這三兩日下來,倒把前輩們各種感情糾纏都摸了個透,有心促成他們,就嚷嚷道:“不過是傳個信,有你一個高手就綽綽有餘了,師父剛才不是說有上萬房縣軍民逃往山中嗎?此事必得妥善安置,岐黃宮人手有限,危桓子道長是一代宗師,不能逃避責任,必得留下來幫襯幫襯。”
聽了這建議,渡夢仙子不置可否。
危桓子是個毫無心機的人,她說得字字在理,當然也不好反對。
清衡子明明看出泠然的鬼心思,但他為情所困大半生,到如今才想明白令自己痛苦愛戀了一輩子的女人心頭愛重的男子另有其人,無端把心結解開了,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