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軍的注意力被浮橋地區吸引,這裡的火力並沒有一開始明軍渡河的時候那麼密集。
不過很快叛軍就發現了在煙霧掩護下開始渡河的另一支不一樣的明軍部隊,從這些明軍不一樣的軍裝就能看出來,他們可能是明軍的主力。於是襲擊浮橋的炮火分散了開來,開始針對上游的明軍部隊。戰鬥打到現在這個時候,已經差不多快一個半小時了,而明軍取得的唯一成果,就是河面上兩座沒完工的浮橋,以及對岸一塊不大的橋頭堡。
85爭奪
如果有可能的話,王珏真的不想從柳河一線強行突破叛軍的防線,如果一直沿著柳河向北,越過彰武縣,經蒙古繞過柳河,可能比現在這種情況要好上一些。但是這僅僅只是可能而已,後勤部門還有參謀部經過反覆的推算之後,覺得強渡柳河才是最正確的進攻方向。
如果繞路的話,新軍如此龐大的後勤補給將會被拉長超過一倍,油料還有彈藥的補充和運輸都是大麻煩。另一個讓王珏下定決心在柳河地區強渡的原因,是如果繞路彰武縣,會給叛軍足夠長的反應時間。
大部隊繞遠路突襲最遠端的敵軍陣地,新民的叛軍不可能會毫無準備,等王珏的新軍一路南下推進到新民的時候,可能叛軍已經數倍於新軍,那個時候即便突破了叛軍防線,也有可能讓新軍陷入到危險的被合圍的境地之中。
所以新軍選擇突破柳河防線,而不是繞一條根本就走不通的遠路。不過為了走這條近路,他們要付出的代價,是鮮血還有成千上萬條生命。柳河防線雖然並不是金國的主要防線,卻也實實在在是一條防線,要想依靠血肉之軀在這條防線上開啟一個小小的缺口,也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柳河的浮橋區上游,禁衛軍渡河引起的動靜並不比浮橋區少,隨著一聲令下,這些曾經在大明帝國的龍旗上宣誓計程車兵們,高喊著口號將小艇推入了柳河的河水之中。
“皇帝陛下萬歲!”在沒過腰身的河水中,穿著禁衛軍軍服計程車兵們高喊著視死如歸的口號,然後用盡全力將小船推向更深的河水之中。他們絲毫不在意自己那身漂亮的服裝被河水浸溼,似乎也不在意對岸掃射過來的子彈。
“為了皇帝陛下!前進!”槍林彈雨之中,禁衛軍的軍官們揮舞著手臂,督促在河水中蹣跚前行計程車兵們,讓他們繼續執行計劃之中的任務。
已經在小艇上的禁衛軍開始用力的划動手裡的船槳,試圖讓小船更快的衝到河對岸去。船頭的機槍同樣瘋狂的掃射著,試圖壓制對岸打過來的各種火力,在這些船隻的後面,還沒回到岸上的禁衛軍士兵們一個接著一個被子彈打倒,河水中泛起了一個連著一個血紅色的浪花。
炮彈很快在河水中落下,激起巨大的水柱,飛濺的水花打溼了小船上禁衛軍士兵們的衣裳,也讓這片水域變得更加危險起來。這些禁衛軍的身後不遠處,河岸上計程車兵們正在冒著密集的彈雨,手忙腳亂的搭建著一個新的浮橋。
橫飛的子彈打中了一名正在固定木板的工兵胸口,這名禁衛軍計程車兵身子顫抖了一下,然後晃了晃就一頭栽倒了下去,因為角度不好的原因他倒下之後就直接翻進了河水之中,然後就消失在了奔流不息的河面上,再也看不見蹤影。
他的位置很快又有工兵拎著工具頂上,身後更多計程車兵抱著木板衝上浮橋,將手裡的材料安放在位置上之後,就又冒著槍林彈雨返回,繼續抱著木板之類的材料,向橋上奔跑而去。
在這些悍不畏死的禁衛軍士兵們近似於瘋狂的努力下,這座浮橋的建造速度快的驚人。這些大明帝國的禁衛軍士兵英勇到近乎魯莽,他們不顧巨大的犧牲死戰不退,給對面的叛軍士兵也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戰鬥從一開始就進入到了白熱化的階段,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士兵中彈倒下,明軍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