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是可以捨棄的“利好”而已。他們可以輕易的放棄這些東西,只要能讓自己的損失減少到最小就可以了。
可是金國想要放棄這些東西,就要經歷剜心的疼痛了,這些土地曾經都是金國的佔領區,現在大片大片的丟失,直接影響到了金國的國家命運。所以原本金國高層可以先跑,卻因為猶豫丟失了先走的機會。
“愛卿,朕現在也想不出什麼太好的計策,腦子裡已經一團亂了。”葉赫郝連從奉天一路上奔逃到遼陽,又從遼陽逃到了鞍山,樣子已經頗為狼狽。他現在一把抓住了託德爾泰的胳膊,用哀痛的聲音懇求道:“愛卿!幫朕重整河山,朕許你親王位,總攝朝政!”
他身邊跟著一路上逃難來的大臣們聽到自己的皇帝這麼說,跪在地上庫聲震天的嚷嚷起來了:“陛下!皇上!本朝從立國以來,未曾有過親王攝政的先例,請陛下三思,請陛下三思啊!”
一路上奔逃到這裡的大臣們,說白了都是那種百無一用的蠢貨。因為能打的敢戰的,都已經被葉赫郝連派出去抵擋明軍追兵了,有腦子或者說聰明的,都已經順著自己的想法逃奔本溪了——那邊更容易繞路北上,能夠比先南下的葉赫郝連更先到達吉林和黑龍江的山區。
這些隨著葉赫郝連逃跑的大臣們出計策是一個不如一個,論起能力來自然也是一群酒囊飯袋,他們能夠在葉赫郝連身邊安身立命的理由,無非就是眼前這一套看似忠貞的哭嚎諫言了。
“諸位愛卿!朕意已決!爾等不必再勸了!”葉赫郝連一路上被這些哭喊著賣忠心的所謂“純臣”們吵鬧的頭痛不已,現在又遇到了這麼一場,自然有些不耐煩。他看了一眼身邊的託德爾泰,無奈的這樣開口勸阻哭鬧的大臣道。
朕自己都必須要依靠託德爾泰了!金國能戰的部隊,只剩下託德爾泰手裡的這十餘萬精銳士兵了!想要逃回興安嶺山區堅持下去,也必須依靠託德爾泰手裡的這支部隊……這種時候,你們還這麼哭哭鬧鬧的勸諫不讓給託德爾泰高官厚祿,是要讓朕等死麼?葉赫郝連恨恨的在腦海裡這麼想道。
想到了這裡,看著這些依舊止不住的大臣們,葉赫郝連終於忍不住伸出右手,在桌子上狠狠拍了一掌,惱羞成怒的大吼一聲:“夠了!統統都給我閉嘴!”
他這麼一聲大吼,冷不防讓所有人愣在了那裡。大家還保持著跪在地上的姿勢,抬起頭來看著暴怒的葉赫郝連,趕忙再一次低下自己的腦袋,哀聲懇求道:“陛下息怒!陛下喜怒!”
這一大群幕僚大臣跪在那裡,葉赫郝連說出想法的時候他們只會喊一句皇上萬萬不可,想不出半個更好的辦法來。別人發怒的時候他們又都只會一句陛下息怒,同樣還是拿不出半點有用的建議來。
葉赫郝連恨不得一腳踢過去,踢翻這群逃跑腿腳都嫌不利索的老爺子們。這種時候還是武將的作用更大一些,託德爾泰也知道現在不是扯皮的時候,於是他上前一步,對葉赫郝連勸說道:“等日本人北上不是辦法,為今之計,我們要立刻向東,撤向本溪!”(未完待續。)
203紡織廠
大明帝國究竟有多麼廣大呢?廣大到遼東戰爭打的如火如荼的時候,大多數大明帝國腹地的百姓們大多數甚至感覺不到戰爭的氛圍。他們聽不到前線那震天的炮聲,也感受不到戰壕裡的陰冷,唯一能讓這些後方的平民百姓們知道戰爭還沒有結束的東西,是工廠里加班加點的生產著各種前線需要的東西。
古代的戰爭,現代的戰爭,打的無非都是後勤保障而已,不管是野蠻的遊牧部落文明依靠劫掠,還是農耕城市文明依靠生產,所有的戰爭都需要物資,只是或多或少,或者說物資來源渠道不同而已。
在遙遠的從前,戰爭對己方造成的摧殘和對敵方的打擊幾乎是一樣沉重的。農業生產因為徵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