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吩咐道:“讓議長髮言吧,這麼亂下去,成什麼樣子了?”

“是!父親!”中年男人站起身來,轉身向著議長所在的主席位走了過去,他習慣了不在自己父親面前浪費時間,因為這位掌控著美國工業或者說美國資產的超級大亨,不喜歡別人浪費他那寶貴的時間。

看到羅斯家族的大少爺走向自己,議長不悅的臉上趕緊換出了笑容來,他笑著從自己的席位上站起來,對走過來的中年男子點了點頭:“那麼,羅斯先生已經決定了嗎?我們這一次站在哪一邊?”

“我們站在勝利者一邊!”中年男子露出了剛才還絲毫不敢在自己父親面前展露出來的霸氣,對這個國家的議長冷冷的說道。(未完待續。)

262戰爭一觸即發

世界就只有這麼大,所以當一些國家開始大規模的生產出過剩的產品之後,滯銷的商品就會督促這些國家,想辦法將投入的成本回收過來,以形成更良好的迴圈和發展。所以向生產力不足的地區傾銷自己的商品,就成了先發達起來的地區或者國家,為自己造血或者叫掠奪的重要環節。

而如果這個世界上發達起來的國家越來越多的時候,有些人就會發現,競爭已經從各個領域開始,產品變得不再那麼容易脫手,而消化過剩產能的地區也隨之變得越來越少。不知不覺間,矛盾也就隨著產生。

開始的時候大家可能還比較剋制,希望透過正常的途徑和商討談判來解決問題,不過很快這種平和的手段就會被人唾棄,因為無休無止的妥協會磨平每一個人的耐心。於是另一個更直接更古老的方法進入了人們的選項,從蠻荒時代就是人類解決爭端重要手段的“武力”!

當一個國家做著戰爭的準備的時候,其他國家為了自保只能被迫一起做戰爭準備。然後大家恐嚇自己的對手,互相展示自己的力量,保持一個微妙的平衡。最終因為想要在武力方面取得優勢,以保證自己在恐嚇別人的時候更得心應手,或者在應對別人的恐嚇的時候底氣更足,大家都會投入更多的金錢和時間,去繼續做好戰爭準備。

故事的結尾,或者說另一個故事的開篇——平衡會在下一秒鐘被打破,總會有一個國家自認為自己做好了戰爭的一切準備,於是戰爭爆發,一場資本推動的戰爭拉開序幕,人類的文明陷入一個低谷……或者說,進入另一個高峰。

最先發現自己需要一場戰爭的,是曾經用戰爭解決過問題,現如今又發現自己有能力用戰爭解決問題的大明帝國資本家們。他們為傾銷自己的物資發愁,認定了一場戰爭可以消耗掉他們的物資,並且讓這些物資變現成可觀的風險投資收入!

不要嘲笑資本的冷血,也不要去指責資本的無情,因為無論如何對資本來說,戰爭絕對是一本萬利穩賺不賠的一場生意!是的!一場生意,僅此而已!血腥殘酷到讓數十萬甚至數百萬人去死的戰爭,僅僅只是一場遊戲而已。

在戰爭的準備階段,不論是國家投資還是借款,國內大部分被生產出來的物資,事實上就已經被消化乾淨了。所以從籌備戰爭開始,資本就在賺錢,而且是大賺特賺。

緊接著戰爭爆發,物價飛漲物資短缺,大家能做的事情無非是開足了馬力生產,在戰爭時期即便是平日裡不起眼的東西,也都能賣出黃金的價格來!而同時,戰爭消耗掉的東西都有國家來買單,資本是穩賺不賠的。

接下來,戰爭分出勝負,無論是輸掉的一方還是贏了的一方,都需要撫平戰爭帶來的創傷,走出戰爭留下的陰影,這一切當然還需要資本去投資去運作。勝利國家的資本在生產消耗再生產的節奏裡不斷壯大,能依靠勝利的影響迅速佔領更多的市場。

即便是輸掉戰爭的國家,其內部的資本依舊存在,在一片廢墟上崛起,生意也更好做一些!只要生產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