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474半島最終戰

巨大的爆炸讓這艘輪船一下子從中間撕裂開來,周圍的乘客被炸彈掀飛,隨著鐵片一起四散到甲板上的各個角落。

雷公1型俯衝轟炸機上的駕駛員雖然沒有經過對海攻擊訓練,可是他們卻有著豐富的對固定目標的投彈經驗。

他們一路上,轟炸了大大小小的碉堡還有掩體,甚至炸燬過大橋還有其他的設施。

這種情況下,要他們炸中海面上躲避的船隻有些不太現實,可要是讓他們炸中一艘停靠在岸邊的船,那實在是太簡單了。

船隻上傳來的爆炸,讓碼頭上的日本人徹底的崩潰了,他們本想上船逃跑,誰能想到對方竟然直接把船給炸掉了。

來不及哭喊,碼頭上還活著的日本人趕緊向相反的方向跑去,既然離開已經成了一種奢望,那等在碼頭上,豈不是和等死沒有區別?

現在的他們,腦子裡想的就是趕緊離開這個人間地獄,躲到相對來說比較安全的地方去。

可惜的是,大明帝國的雷公1型俯衝轟炸機的動作,顯然比地面上奔跑的人群更快一些,這些鋼鐵製造的大鳥,彷彿代表死神的禿鷲,盤旋在天空中久久不願散去。

然後它們一架接著一架的俯衝而下,再一次用自己的機炮炮彈,洗禮地面上的日本人群。

這一次掃射的時間更長,在地面上畫出來的紅色的直線也更長一些。隨著機炮的炮彈在地面上飛濺,人仰馬翻的景象蔓延到了港口內部。

因為遠離前線,釜山作為一個後方港口,根本連高射炮的預設陣地都沒有。有些日本士兵端著步槍對天空開火,就算是不錯的防空火力了。

至於說更大口徑的高射炮,早就作為重點軍事物資,或者叫做“決戰兵器”,運回到本土去了。

現在留下朝鮮半島上的日本士兵,要麼是沒有背景已經被拋棄的,要麼就是因為混亂被遺忘的,還有的就是主動要求留下來死戰的……

釜山外圍的守軍,無疑就是第三類人他們要求留下來死戰到最後一刻,保護釜山港口可以儘可能多的運走非戰鬥人員。

只不過可惜的是,他們的努力現在看來只是徒勞而已,因為大明帝國的空軍出現在了戰場上,這些飛機對碼頭的封鎖,效率看起來並不低。

失去了港口吞吐能力,釜山也就只是一個普通的背靠大海的城市罷了,並不比元山或者安州之類的地方更險固。

城外,大明帝國標誌性的大炮,200毫米口徑的重炮已經開始怒吼起來,這些炮彈並沒有瞄準城外的日軍防線,而是直接飛進了釜山城內。

幾枚炮彈落在城市之中,街道上立刻就騰起了黑色的煙塵。爆炸的響動掩蓋了人們的慘叫,地面上東躲西藏的每一個人都知道,大明帝國計程車兵打來了!

拎著武器的日本士兵開始穿過大街小巷,彎著腰的他們儘量貼著牆壁移動,在街頭巷尾加固著一些可以加固的地方。

十字路口附近,已經癱瘓損毀在那裡的幾輛馬車,成了日軍部署街壘的依仗,而那些已經死去的馬匹,也被拖拽到一旁,準備分割開來吃掉。

雖然釜山城內堆放了大量的糧食,而且這些糧食都沒有被運走的計劃,可節約吃的東西,恐怕是日本士兵永遠的習慣了。

從安州,到元山,到平壤……大明帝國圍困城市之後的飢餓感覺,已經伴隨大明帝國計程車兵,蔓延到了整個朝鮮半島上。

此時此刻,釜山外圍的陣地上,大明帝國第2集團軍計程車兵,已經撕開了第二道日軍防線,向城市的邊緣發起了新一輪的進攻。

大明帝國的炮火猛烈程度,是釜山日本守軍的十倍。這種一邊倒的火力壓制,已經讓日本士兵無心戀戰了。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