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而知,陸凱根本就不用靠人多勢眾,單憑自己一身的本領就輕鬆制服了石猛。後來從杜紹興的口中陸凱得知了石猛與朱聿鏌私下裡的交易,這位護衛司指揮使大人也不客氣,尋了個由頭直接砍了石猛替自己手下戰死的弟兄報了仇。

南陽城並沒有因為朱聿鏌的被抓而掀起太大的風浪,城內的百姓依舊延續著日復一日的生活,城內的饑民依舊過著食不果腹的日子,唯一不同的是,城內多了許多施粥的小隊,這些人都說是奉了欽差大臣魏淵之命前來佈施的。饑民的日子雖說依舊難過,但相較於之前,好歹不用再吃觀音土了。

入冬後的第一場大雪如期而至,魏淵數著日子等待著朝廷的回覆。

初雪過後的紫禁城,天空依舊陰沉的狠。

乾清宮冬暖閣內儘管溫暖如春,但看著崇禎皇帝冷冰冰的面孔卻讓內閣首輔謝升以及內閣的眾位閣員感覺到了深深的寒意。

崇禎皺著眉頭簡單翻看了一下魏淵的奏疏,稍作停頓之後做出了批示:

“家產係數以資軍用,唐國除。”

如果放在平時,這件事可能會令崇禎皇帝龍顏大怒,暴跳如雷。然而此時此刻,南陽一個小小的藩王有不臣之心對於崇禎來說實在是沒什麼大不了的了。在他的面前,是一件更為棘手的事,準確的說是一件關乎大明王朝命運的天大的事。

冬暖閣內的西洋鐘不緊不慢的發出“滴答”聲,沉默許久的崇禎皇帝終於開口說道:

“陳新甲,當初是你以兵多餉艱為由,主張速戰速決,催促洪承疇從寧遠進軍,解錦州之圍,如今形勢惡化,你可有何良策啊?”

說是問策,其實就是赤裸裸的責備。

洪承疇出山海關解錦州之圍,一路上一直採用的是步步為營的戰術,以軍陣和大營為依託,有效的扼制了滿洲八旗騎兵作戰的優勢,也正是得益於這種戰法,初期洪承疇統帥的明軍取得了幾次小規模戰役的勝利,就這樣明軍一路推進到了寧遠城。

按照洪承疇原計劃的軍事部署,寧遠將會成為他解錦州之圍的大本營,同時也將是與滿清決戰遼東的前沿陣地所在。寧遠城自孫承宗擔任薊遼總督時便已修建了完整的防禦工事,後又歷經袁崇煥以及數任督師加固,可謂牆高城深,而且寧遠城內還囤積著大量的軍糧,憑藉如此地利優勢,洪承疇便有了十足的把握在此處同皇太極打消耗戰了。

作為一個出色的軍事指揮將領,洪承疇透過對各方渠道打探來的訊息進行分析,得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設,那就是皇太極圍攻錦州不過是一個誘餌,他的目的是要釣來大明朝的主力部隊,以期利用遼西走廊利於騎兵衝鋒的平原地形,重創甚至全殲大明朝的有生力量,如此一來皇太極的滿清便可以毫無後顧之憂的鯨吞下整個遼東了。

因此洪承疇斷定,如果自己在寧遠按兵不動的話,錦州一時半刻是不會淪陷的。此刻洪承疇這位薊遼總督的手中足足掌握著13萬大軍,而且這些兵卒都是大明朝各路的精銳之師。洪承疇深知自己肩上擔著的是整個大明朝的國運,因此他不允許自己犯一點點的錯誤。在形勢尚未明朗之前,洪承疇選擇了以靜制動。

洪承疇的計劃雖好,可如今的他就好比一支放在弦上的箭,拉弓搭箭之人正是崇禎皇帝,可以說洪承疇並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所在。箭在弦上,弓已拉滿,此箭必然會放出。崇禎焦急的性格已然有些耐不住性子了,再加上滿朝文武在兵部尚書陳新甲的帶領下皆言洪承疇只知“畏敵自保,徒耗國力”,紛紛上書彈劾洪承疇消極避戰。

可憐洪承疇雖名為督師,可上受皇帝遙控,兵部掣肘,下受制於監軍,很難做到見機行事,隨機應變,徒有指揮之才,但卻無法盡情發揮。最終在崇禎皇帝催促出戰的詔書中,洪承疇只能率領著大明朝這13萬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