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舒月並不知道初十這一日會有三撥人來看她,她此時正跟馮巧兒一起準備食材,預備著印公子他們過來吃飯。

農曆三月的山裡,已經有野菜冒頭了,姜舒月決定靠山吃山,進山去挖些野菜做食材。

“姑娘,我聽說山裡有狼,咱們還是別去了吧。”自打姜舒月成了田莊的東家,馮巧兒出門恨不得橫著走,可一聽說要進山,整個人都不好了。

姜舒月揹著小揹簍興致很高:“昨天打傢俱的時候,寶樹哥說他今天帶人進山伐木,咱們跟著他們過去,只在邊上挖些野菜,不往深處走,應該沒事。”

姜舒月成了新東家,在常媽媽母女不遺餘力地宣傳之下,訊息很快傳開。

聽說東家要翻蓋房子,不用左莊頭挨家挨戶找人,田莊所有壯勞力全都自告奮勇。

說是翻蓋房子,並不是把房子全扒了,從打地基開始建,而是先找泥瓦匠看,看看哪些要換,哪些可以保留。

姜舒月雖然是田莊的東家,卻還沒收到租子,也是囊中空虛。找左莊頭看過,只需把房頂拆掉,按照姜舒月的要求拆下一些磚石將主屋變矮,然後換房頂、換窗戶和門就行了。

工程量並不大。

因為主屋本身是磚石所建,屋頂的瓦也都是好瓦,有些瓦拆下來還能用,而拆下來的牆磚也可以賣錢,也可以換新瓦。

花費有限。

集合整個田莊之力,不到一月時間,主屋已然建好。只等左寶樹把傢俱打完,便可拎包入住。

可惜田莊裡懂木匠活的只左寶樹一個,不然姜舒月她們個把月就能搬回去了。

古代蓋房子、打傢俱沒有工業漆和膠,蓋房子用磚石黏土,打傢俱全是榫卯結構,不存在空氣汙染,晾曬幾天就能住人。

從伐木到挑土,從換屋頂到換窗戶,左莊頭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條,姜舒月三人只負責做飯。

每天左婆子和左小丫都會來幫忙,姜舒月也留了她們一起吃飯。

期間姜舒月和左婆子彼此切磋手藝,姜舒月獲益良多,左婆子也學了好幾個新菜。

這邊蓋房子,起大灶,引來不少婦人和孩子圍觀,中午飄在空氣中的肉香,更是饞哭了好幾個小娃娃。

自家男人在幫工,有膽子大的婦人帶著孩子過來幫忙做飯,中午便留下蹭肉吃。常媽媽和馮巧兒有些不樂意,姜舒月則照單全收。

這個小田莊是她穿過來之後的第一個根據地,往後還不知道要在這裡生活多久,她自然會善待這裡的每一個村民。

真不是姜舒月聖母心氾濫,而是神農氏本來就是帝王血脈。姜舒月覺醒了這種血脈之後,除了愛種田,還有一種天生的責任感。

彷彿在她的地盤裡,都是她的臣民。

而她有責任有義務,帶領自己的臣民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就像神農嘗百草,辨百藥,授五穀,造福人類一樣。

房子蓋到最後,都不像是蓋房子了,更像是霧隱山人民公社大食堂。

小院本來就不大,人又多,姜舒月的無土栽培綠葉菜很快被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