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這個仇只能先放在一旁。

蠻王豈會不明白阿史那英的意思,他沉思片刻,說道:“雲城確實難攻,至少短時間內怕是不成,況且我們沒有那麼多的時間消耗在此處,為今之計,只能改變策略。”

慕容雲瑞連忙詢問道:“蠻王陛下,有何高見。”

蠻王也沒有隱瞞,悠悠道:“圍城打援。”

慕容雲城一拍手,讚道:“妙,此法甚妙,楊之煥援軍遠道而來,本就是疲軍,若我們先將其擊潰,雲城上下必定人心惶惶,只要我們圍而不攻,時間一長,雲城必亂。”

“不錯,攻城先攻心,只要讓他們怕了,破城便不遠矣。”說到這兒,蠻王看向阿史那英:“從現在起,你三十六部只需佯攻,看朕和二位賢侄如何退敵!”

憑蠻王的輩分,稱呼慕容雲城和慕容雲海賢侄倒無可厚非,同時也在告訴三人,此次退敵當齊心協力。

“蠻王陛下英名。”阿史那英和慕容二人齊聲稱讚。

於是,一個針對楊之煥援軍的計劃就此敲定。

接下來兩日,阿史那英率三十六部頻繁攻城,只是虛張聲勢,沒有像第一次般一股腦的往上衝。

雖然佯攻也會損失兵馬,不過還在三十六部承受的範圍之內,這倒是讓三十六部少了許多怨言。

此次會議,看似你好我好大家好,不過蠻王和慕容二人都沒有告訴阿史那英攻城的方法,對他們而言,三十六部損失越慘重,對北蠻和西燕都沒有壞處。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北蠻和西燕都有吞併三十六部的野心。

話說兩頭。

且說楊之煥率兵出征,離燕雲之地還有三十里的地界便停了下來。

連日趕路,大軍早已經成為了疲兵,這個時候不適合開戰。

而且此次出征,他只帶了十萬兵馬,就算和王顯會合,其兵力也遠不及西北聯軍。

吳憂的計劃楊之煥心知肚明,這次退敵主力不是他,而是遠在棲霞關的彭有牛。

正因如此,六郡之地不僅要救,還要救的巧妙,如果朝廷不出兵,萬一王顯降了,無疑是向敵人闖開了西北門戶,此代價太大,朝廷承擔不起。

這個時候彭有牛應該收到聯盟軍進攻雲城的訊息了。

楊之煥看著陰霾的天空,目露思索之色。

:()大夏煙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