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督。還有桂州的李世賢,吳州的羅慧方,東陽的陶子定,越州的顧子元,三吳地區的陳正緒、蕭思行、蕭世略等。一時,“陳之故境,大抵皆反,大者有眾數萬,小者數千,共相影響,執縣令,或抽其腸,或臠其肉食之,曰:‘更能使儂誦五教耶!’”叛軍聲勢之大,甚至達到船艦被江、周亙百餘里的規模。

不難發現參加這次江南的大規模起義的勢力主要是江南的世族豪門以及宗教。如在江南世族豪門沈家就有沈玄檜、沈傑、沈能、沈雪等人參加,而沈家在江南尤其是南陳後期“宗族數千家,為遠近所服”;且沈家是南陳的國戚,先後有南陳開國皇帝陳霸先的女兒會稽公主下嫁給沈家,後有沈家的沈婺華進入南陳**做了陳後主的皇后。其他姓氏的世族門閥有吳、陸、張、陶等都有人起兵,還有就是南陳皇族宗室陳姓和逃入南陳的後梁皇室遺族蕭氏也有人趁機起兵,至於宗教的勢力從他們起兵的口號“更能使儂誦五教耶”就能找到它的存在。

這場大規模的起義反叛一時間讓江南烽火連天,這對大隋和楊堅來說都不是什麼好事,而鎮守江南年幼的秦王楊俊對於江南局勢根本無法掌握與應對。於是楊堅只好下詔讓內史令楊素領兵平叛,同時給幷州總管晉王楊廣下詔讓他回長安、前往江南接替他的弟弟楊俊鎮守江南。

領兵平叛的行軍元帥楊素,在隋代的歷史上是非常有名的。但是很多人知道他並不是因為他能力的出色,而是他“錯誤”的幫助楊廣登上皇位。按照隋書裡面的說法楊素是“專以智詐自立,不由仁義之道,阿諛時主,高下其心。營構離宮,陷君於奢侈;謀廢冢嫡,致國於傾危。”連隋朝滅亡的責任都推在了楊素的頭上,奸臣的帽子算是鐵板釘釘了。但是楊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如果全面地去評價楊素,我覺得楊素是一個“能臣”,在隋能夠知道與他匹配的人我個人覺得只有隋的另一個“能臣”高穎,他們兩個都是上馬能領兵打仗下馬朝堂能治國的能人。

楊素是弘農華陰(陝西華陰)人,弘農華陰楊氏在當時注重出身門第的南北朝以及隋唐都是名門望族,據說楊堅本來不是弘農華陰楊氏的楊氏人,但是做了皇帝之後為了提高自己的出身門第果斷地說自己出身弘農華陰楊氏,這樣弄得楊素就有點像是皇室宗親了。但是楊素的出頭跟這所謂的皇親關係一點關係都沒有的,他出生官宦世家,祖父楊暄,做到北魏輔國將軍、諫議大夫。父親楊敷,北周汾州刺史。楊素“少落拓,有大志,不拘小節”。當時的人多不瞭解楊素,只有他的從叔祖北魏尚書僕射楊寬,每次在子孫面前提起楊素時總說:“處道當逸群絕倫,非常之器,非汝曹所逮也”。後與安定人牛弘(後任隋朝禮部、吏部尚書)同窗共讀,知識淵博,在文學、書法上均有造詣,史書稱其“研精不倦,多所通涉。善屬文,工草隸,頗留意於風角。美鬚髯,有英傑之表”。他從小就好學,熟通經史,文章寫得極好,另外還寫得一手漂亮的草隸書法。當然我們說他文章寫得好,那麼好到什麼程度呢?當時的北周武帝讓楊素起草詔書,楊素“下筆立成,詞義兼美”,讓北周武帝都極為讚歎,可見楊素的才學。

有了這樣的才學,再加上楊素的家世,走上仕途便是理所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