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朝手刀下手,當然是有講究,手刀這玩意大宋將士,不論禁軍廂軍又或者是廂軍、鄉兵、藩兵。

除了那些以異族構成,喜歡自帶兵器玩花活的一部份藩兵外,絕大部份朝廷軍隊,都需要統一配製手刀。

正是因為需求量大,所以朝廷中央直屬的工坊在造,各州郡的作院也在造。

重要的是手刀不需要什麼技術含量,哪怕是街邊那些打鍋造鋤的鐵匠鋪,都能夠打造得出來。

“為師明白你的想法,先將手刀的採辦,採取外包之法來嘗試的確是最佳的選擇。”

“而且還能夠為朝廷節省出大量的財帛。”

官家趙佶臉上的笑容漸漸地消失,眼中滿滿的盡是擔憂。

“不過如此一來,你可就動了朝中不少人的利益啊。”

“哪怕是為師在後邊為你撐腰,那些人的手段……”

“師尊英明,其實弟子也反覆考慮過,若想要做成此事,必定要全盤謀劃以策萬全。”

“弟子一人的確獨木難撐。不過好在,弟子有兩位摯友,若是能得他們二人之助,弟子覺得,當有信心可成事。”

“哦?……伱的兩位摯友?”

迎著官家趙佶那滿是疑惑的表情,高璋靦腆一笑。

“就是蔡相家的六郎蔡杳,還有那童中官的繼子童智勝。”

“他們……”官家趙佶瞬間就反應了過來,不禁一樂。

“好,妙哉,小高你當真不愧為師看重於你,這的確是一步好棋。你繼續說說你的想法,為師看看還有沒有什麼漏洞。”

高璋便將自己的構想拿了出來,首先第一點,確定手刀的成本。

第二點就是,挑選適合的,可以承接這一項業務的工坊。

但是經過了他反覆而又謹慎地考慮之後,覺得那些工坊很有可能會扛不住壓力。

又或者是根本承受不住那些原有的既得利益者的打壓,最終導致功敗垂成。

“所以,弟子就想著,倘若能夠找到一家適合的工坊。

弟子與那童智勝和蔡杳若是能夠成為這間工坊的股東的話。

或許,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朝廷諸部諸監想要伸手的可能性……”

高璋說得很慢,目光一直密切地關注著官家趙佶的微表情,但凡是他的表情和眼神顯得不悅,高璋就會第一時間轉變話題。

可是從頭到尾,只看到官家趙佶滿臉鼓勵地示意自己說下去繼續說下去。

高璋只能硬起了頭皮講完了自己的想法,然後滿臉慚色地朝著師尊納頭就拜。

“弟子無能,只能想到用這樣的辦法來杜絕後患……”

“你這孩子,你這怎麼能叫無能呢?你能夠想到這樣的主意,便是為師,也只會為你開心。”

“再說我大宋士人經商之風極盛,就算是太祖立國之時。

第一任宰相趙普營邸店規利,遣親吏詣市屋材,聯巨筏至京師治第。

太祖皇帝也未曾因此而治其罪。而小高你是為了朝廷解軍備廢弛之弊端,為保全此良法得以實施不得已而為之。

莫非你以為為師會為了這等事情而惱你不成?”

聽到了官家趙佶那明顯帶著笑意的訓斥,高璋乖巧識趣地聽從著他的教誨。

心中亦是暗鬆了一口氣,在家中的時候,跟親爹就已經反覆覆盤過,自然也清楚朝廷對於官員經商,完全採取放任自流的態度。

你讓說啥?自古以來,朝廷都十分防範官商勾結。

可到了宋朝,呵呵……官商還需要勾結嗎?老子堂堂官大爺就是做生意的好不好?

反正當高璋第一次知道北宋的官商不用勾結的原因,整個人都是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