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人楊廣不是昏、也不混蛋而是太聰明、有野心而把帝國帶向了他沒有想到的地步。

楊堅死後,還沒下葬,在帝國的北方便傳來漢王楊諒起兵勤王的訊息了,這誰都知道勤王是假爭奪帝位是真。這對於還在為楊堅後事以及忙於接掌帝國權力的楊廣來說無疑不是件好事。

話說楊堅沒死的時候,楊廣就知道弟弟楊諒有野心,而且並不怎麼服自己,楊堅一死,楊廣擔心握有重兵的楊諒對自己皇位不利,於是便假傳楊堅聖旨召楊諒回京,意圖在京解決楊諒。

但是漢王楊諒把楊廣派人送來的璽書看了一眼,馬上說:“這是假的”。怎麼回事呢?原來,楊堅老早就和漢王楊諒有過密約,說:“若璽書召汝,於敕字之傍別加一點,又與玉麟符合者,當就徵”。什麼意思呢?就是楊堅跟兒子講,我要徵召你入朝,我一定加雙保險。第一份保險是玉麒麟的兵符,我一半你一半,咱倆這兵符能合到一塊兒,這是真的,這是一重保險。另外一重保險是什麼呢?他說,真要是我召你的話,我會在召你的敕書上的“敕”字我在旁邊多寫一點,如果你看那個敕字是一個正常的字,那麼你就應該明白,這是假的。

歷史說楊諒看到假詔書後就這樣反了。其實這有點不可思議,難道就因為一紙詔書是假的就犯得著去幹那滔天大罪的造反嗎?而且楊諒在幷州也沒處於什麼絕境,沒必要造反自保啊。就算假詔書可能是京城的父親楊堅發生了什麼變故,但楊諒也只需要派人到京城打探一下就能知道發生了什麼。

其實從很多的記載中就能發現楊諒的造反是有準備有預謀的,根本不是所謂的被逼謀反的。其一楊堅在世時楊諒就在幷州任上“大發工役,繕治器械,貯納於幷州。招傭亡命,左右私人,殆將數萬。”作為一個藩王楊諒竟然召集收攏亡命之徒近萬人作為自己的人,這不是有野心想造反還真的找不到更好的解釋了。其二楊諒要造反的時候漢王總管府司馬皇甫誕冒死勸諫道::“竊料大王兵資,無敵京師者,加以君臣位定,逆順勢殊,士馬雖精,難以取勝。願王奉詔入朝,守臣子之節,必有松、喬之壽,累代之榮。如更遷延,陷身叛逆,一掛刑書,為布衣黔首不可得也”。從“加以君臣位定,逆順勢殊”這裡的可以知道楊諒知道自己的二哥楊廣已經登基做了皇帝,也就是說他已經知道自己的父親死了,作為兒子他不是去京城奔喪而是以此為切點立馬起兵要和自己剛剛登基的二哥楊廣爭皇位,這怎麼看都不像是立馬起意而造反的。

還有想不明白的就是楊廣為什麼要假傳楊堅的聖旨讓楊諒回京呢,他明顯就可以正大光明地下詔讓楊諒回京奔喪,因為老子死了兒子回去奔喪是天經地義的事,楊諒也找不到拒絕的理由回京,這樣不是更好嗎。再者如果楊廣想收拾楊諒的話應該是等自己全面掌控了帝國的權利的後而不是在自己帝位還不穩的情況下去弄怒那個掌握著強大勢力的弟弟楊諒吧?

這是為什麼呢?看《隋書》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規律——凡是與楊廣搭邊的事或多或少矛頭都會隱隱的指向楊廣,有那種千錯萬錯都是楊廣的錯的感覺。事實上翻開關於楊廣的史書記載,尤其是《隋書》中關於楊廣的記載擁有著很多的邏輯上矛盾和前後之間矛盾,所以看《隋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