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點點頭,隨即說道:“你且將這嬰兒送到山外這個地方,不得有誤。”
說完將一道玉牌和嬰兒遞給袁林,著它立即出山,這才妥當。
陳伯當一把抓起李靈犀,看了看他身上的慘狀不禁搖搖頭,望著袁林遠去的聲音,陳伯當喃喃道:
“十年,也許很長;十年,不過轉瞬!”
當下無事,卻是帶著李靈犀回無道宗療傷。
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歸
神州北地,某馬道。
“啊……”
一個青衣蒙面女子忽然勒住了馬,急得身邊的侍女也停下馬來,把她扶到旁邊的茶寮坐下,焦急地問道:“小姐,你這是怎了?莫不是公子又出了何事?”
那青衣女子正是那廣走天下查探訊息的宛青衣,卻是依舊在這神州北地徘徊,這些年居然也無神結果,殊為可惜。
“好似是的。我只覺著心腹發痛,全身好似要血裂了一般,哎~那小冤家,不知又遭了何難!”
宛青衣薄紗下的臉,愁苦不堪,自己苦苦尋覓的真相,自己下凡來所為的大事沒有著落不說,便是那小冤家亦是時時遭難。一時間,各種愁緒上來,不禁泫然淚下。
“小姐別哭,小姐一哭,蝶兒見了也想哭……嗚嗚……”
這幾年來,兩人雖然也非凡人,但終究是調查事情,不可能是整日裡高來高去的,面對著明月清風能查出什麼來?唯一的辦法還是隻有四處走動,反正二人最不缺的便是時間。
這北地茶寮雖不如神州南部來得多,每處通關大道之地,倒也有那麼幾家。尋常販夫走卒,往來行旅都喜歡在這種地方落個腳兒,一來排解旅途寂寞,二來聽一聽四方的稀奇事兒,也算是長了見識。
宛青衣二人的哭泣聲,倒也引來了茶客們的注意。說起這天下百姓,絕大多數都是好客善良的,尤其是那神州之年,天下歸心,四鄰臣服,雖然西邊和北邊總有一些措爾之國鬧事,倒也算是太平盛世。
“這位姑娘,可是遇著了什麼難事?”一位錦衣華服的年長者和藹可親地來到宛青衣二人桌邊,關心的問道。這出門在外的,最怕的就是銀兩被偷、迷了路途,老者也算是個好人,關心的問道。老者身邊還跟著兩個官差,看來這老者並非等閒。
“有勞老人家相問,我主僕二人乃是神州西南石塘縣人氏,家道中落,老爺和夫人都去世了,卻是來投奔親戚的。小姐有感路途遙遠,卻是不禁喪氣。”蝶兒照著主人吩咐地應答道。宛青衣只是微微行了個禮,也不多說話。她現在滿心裡都是裝著李靈犀的事,哪裡管得了其他。當時她施了個並蒂蓮心咒在李靈犀身上,已經知道他姓氏已經祖地,這才謊稱自己是石塘縣人氏。
這次靈犀兒受傷,她也感受到了,但是很快就感覺不到他的方向了,連派出去的紙鶴也找不到他的蹤跡。一時間,宛青衣陷入了是先全力完成自己所負擔的使命,還是去找那小冤家……
她與李靈犀接觸最少,但她卻知道,他便是她命中註定的那個人,逃不掉,躲也躲不開,委實是因緣早定。
“石塘縣?我便說著石塘縣人傑地靈,沒想到還能在這北方碰到你這麼一個知書達理的小丫鬟。”老者捋須而笑,卻是坐回茶桌,一邊飲茶,一邊似是感慨地和那些茶客隨意聊道:“這次老夫蒙人抬舉,親自去那石塘縣考察一李姓學童,不料令老夫大吃一驚。本道我天朝只有那護國公府上拾言小郡主為人中龍鳳,聰慧過人。不料,那石塘縣李姓學童也是頗為不凡,出口成誦不說,但凡百家典論,無一不通,經史子集,無一不曉。更有甚者,此子雖未及弱冠之年,但卻對考據史實,對諸般殘缺之作補漏拾遺也是極為擅長。委實少年天成,才智過人啊。”
宛青衣一下倒是來了興趣,沒來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