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基文從來沒有流露過這樣的想法,他只是像黃牛似的默默耕耘。”
關於像黃牛那樣默默耕耘的潘基文,偶爾人們會做出“缺乏魅力”這樣的評價。有的領導人誇誇其談,言辭華麗而富有攻擊性,從而導致人們習慣性地認為這樣才是魅力。當然,這都是先入之見。
四十年家鄉朋友的回憶(3)
“並不是舞刀弄劍才有魅力。潘基文從小就有過人的才華,能讓周圍的人願意幫助自己。他給人的感覺是即使將來成氣候,也不會砍我的腦袋,雖然不覺得他高高在上,但是從結果來看,他卻常常在我前面。我想,或許這也是智慧吧。潘基文字人也特別討厭外國媒體評論說他沒有魅力。這好像是西方人對東方人的某種偏見和優越感,所以他希望自己能夠展示出什麼才是東方式的魅力。他原來一無所有,三十七年來僅僅憑藉自身能力,卻在競爭激烈的外交部始終走在前列。在我看來,潘基文字能地掌握了存在於男人社會中的權力遊戲的本質。英語裡有句話叫做Humility but with respect。也就是說,謙虛,但是自尊。我認為潘基文的態度就是這樣子。”
那麼,潘基文秘書長真的是毫無缺點的完美之人嗎?當然不是。神在創造人類的時候,雖然也想參照自己的形象創造出完美的存在,不過最後還是給人類留了個缺點,所以潘基文也有他的軟肋。
“沒有幽默感。雖然他是個好人,但是沒有幽默感。將來需要面對全世界人民,也許他應該加強這方面的學習吧。平常他很注意學習,不過,如果聽到別人勸他學習幽默,不知道他作何感想?”
。 想看書來
高中生潘基文見到肯尼迪(1)
聚集於美國的“未來領導人”
如果回頭去看,人生當中總有決定性的瞬間產生巨大的影響。對於潘基文來說,1962年就是這樣的時刻。1962年7月30日到8月31日,忠州高中三年級學生潘基文參加了美國紅十字會和紅十字聯盟聯合主辦的“青少年紅十字國際考察計劃及研究大會(Operation )”。
這次活動的主要內容就是聚集來自全世界的年輕人,參觀美國各地,親身體驗美國文化,然後展開討論,時間長達一個月。
本次活動正式開始前一年,也就是1961年,韓國紅十字會已經透過考試選拔出四名學生。
他們是郭英薰(京畿高中)、潘基文(忠州高中)、申恩珠(慶南女高),還有鄭令愛(京畿女高)。家人們還記得這個訊息傳開之後,整個忠州市都沸騰了。因為這次事件,忠州附近幾乎沒有人不知道潘基文這三個字。
這次活動的焦點還在於最後的日程安排,分散生活在美國各地的學生們集結於華盛頓,參觀白宮,並接受約翰·F·肯尼迪總統的接見。潘基文也說:“受到肯尼迪總統的接見,成為促使我走上外交官之路的決定性契機。”
這次活動起因於肯尼迪總統的構想。當時,郭英薰(現任人與環境集團會長)先生與潘基文一起被選拔為韓國代表,訪問了美國,他這樣回憶道:“60年代初,肯尼迪當選為美國總統,當時的美國社會洋溢著力量、熱情和崇高的理想主義。美國社會的內部問題尚未深化,美國人的自信心非常高亢,自認為代表著全世界的正義力量,並且努力付諸行動。肯尼迪總統就是這種社會氛圍的象徵性人物,希望為世界各國的學生們種植夢想。”
為了將這種理想主義幻象傳播到全世界,肯尼迪總統創造了“和平服務團”。實際上,很多美國年輕人受到肯尼迪總統這種理想主義的感召,紛紛參加“和平服務團”,前去幫助貧窮的第三世界國家。
肯尼迪總統的高參們則策劃將第三世界未來的領導人召集到美國,委託他們擔任美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