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一番對方的事業與學歷,然後就看臉決定。

簡單、單純、美好!

叮鈴鈴。

下課鈴響,楊銳快步竄到講臺上,搶在幾個問問題的學生前面,道:“王教授,我是生物科學專業的楊銳,前陣子落了幾堂課,這是我的請假條。”

王教授五十多歲,帶黑框圓形眼鏡,氣場沉重,瞅了他一眼,接過請假條,道:“到了大學,同學們的社會活動增加是很正常的,但讀書是參加社會活動的基礎,學生不來上課也是不行的。這裡說你加入了唐集中教授的實驗室……哦,還申請了一個學校的專案,做了什麼?”

看到後面,王教授的態度明顯和緩了一些。

楊銳放鬆的道:“做鉀離子通道的分子機理的研究。”

“鉀離子通道的分子機理?”王教授複述了一遍,表情變的嚴肅了,道:“年輕人喜歡做研究是好事,好高騖遠可要不得……”

楊銳一愣,趕忙道:“我已經做出了一些成果,有發表在sci的期刊上。”

他理解王教授的態度變化,肯定是以為他吹牛了。

鉀離子通道的研究是80年代才開始的,而分子機理的研究通常是一種縱向的深入研究。也就是說,在1984年,鉀離子通道的分子機理是生物熱點研究中的高難度研究,屬於世界性的研究課題。

在2000年以後,中國科學家參與世界性課題的研究已經習以為常,即使是研究生們,選題的時候也會奔著熱點而去,畢竟,熱點容易被引用,熱點也容易被刊載,想發表論文,這是一條康莊大道。

但在80年代,中國學者對世界性課題其實是存在畏懼之心的。這其實很容易理解,課題研究是一種競爭關係,尤其是基礎學科的論文期刊都是公開的,某個研究有了突破性進展從而變成了熱點,立刻就有無數的研究小組跟進。

雖然各個研究小組的選題可能不一樣,但選題碰撞或者相交叉的機率還是很大的。

在80年代,一般的中國學者根本不敢參與這種競爭,因為不等你把實驗做完,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研究所,很可能已經把論文都發表了,這個時候,花費巨資的熱點研究就變成了雞肋,不能在國外期刊上發表也就罷了,是否繼續下去都變成了一個難題。

中國早期參與的比較有名的生物競賽,當屬人工合成胰島素。這個研究分解下來,其實就是一系列的人工合成有機物的實驗。中國集全國之力,在與另外兩個外國教授的競爭中終獲勝利,耗費不菲,當然,結果是很美妙的,這是中國建國以後,生物界的最強力量,光是在國際頂級期刊上,就發表了20多篇論文,堪稱優秀。

可換一個角度來說,如果這次耗資不菲,聲勢浩大的國際競爭失敗了,參與其中的院士、教授們,又會面臨何等的政治風險和學術風險?

而在全世界的科學研究中,類似人工合成胰島素的大命題是很多的,比如癌症相關的分子機理、靶點等等,都是經久不衰的熱點,每年消耗著數以千億的資金、支撐著數以萬億的產業。

沒有三兩三,不敢上梁山。80年代的普通學者,既沒有好的實驗室條件,也沒有充沛的經驗,更缺乏成熟的團隊,敢於參與這種爭分奪秒的熱點問題的,至少得是唐集中水平的牛人才行。

不看實驗室經費,光看團隊成員就能發現差距。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研究所此時已經全是phd的天下,而phd可以說是學術界博士中的武士,最少要接受10年的專業訓練,優中選優才能加盟各大實驗室。

與之相比,唐集中實驗室裡的汪穎、賀全貴畢業出國,要拿到phd,也是很難,最起碼還得六七年的時間,更別說進入厲害的實驗室了。

至於楊銳這樣的大一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