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小輩要清楚的多。等列強各國打將上來,咱們就又要經歷元清這樣的大變故了,到時候各位是死是活,由不得咱們啊!
通商!只是個開端,就跟當初的互市差不了多少,各位好好想想,接下來會是什麼?”
楊猛這話說完,大堂也慢慢的靜了下來,十三位家主,都是識文斷字、見多識廣之輩,楊猛說的話,很有道理。
“兩國之間的事情,你楊家又能做什麼?”
“是啊!約戰之事,你楊家能勝嗎?萬一漏了怯,豈不是讓他們看到了大清萎靡的一面?”
“就是勝了又有什麼用?你楊家撐死能養多少人馬?一門大將軍炮,幾千上萬兩銀子,鳥槍抬槍,也是精細的火器,養兵的耗費,不是一個商家能承受的了得。
你楊家毀家紓難防治瘟疫,這個我贊成、朝廷也褒獎,可蓄養私軍,無論是什麼目的,在朝廷那裡都是死罪一條,這麼做值得嗎?”
“這話不錯,楊三公子,你就給我們一個解釋,說得通我們就支援你。”
……
從第一個人打破沉默,各大家主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見,裡面也不乏有見地的,楊猛聽了這些詰問,微微一笑便重新開了口。
“楊三不才,忝為一營之參將,手下有八千悍卒,這些人保護我們十五家商盟應該足夠了吧!
這次約戰之兵,用的都是洋槍洋炮,是楊三花了大價錢自洋鬼子手裡購得的,大半年的練兵,這些人可堪一戰。
約戰敗不敗我不知道,但我帶來的一千人,打不贏是不會活著回雲南的。
這次約戰不用你們出錢出人,我楊家一力承擔,你們要做的只是搖旗吶喊,打贏了,洋鬼子還敢輕晦嗎?
這次約戰就跟生意一樣,賺了那就是盆滿缽滿,賠了也不一定輸上老本。如果贏了,你們各位以後有麻煩,我楊家也能出頭,但這軍費就要十五家平趟了。”
楊猛的話說完了,十三位家主,多數臉上露出了認同的表情,看來防疫營的軍費,以後有著落了。(未完待續。。)
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口遷移
楊老三的話說的不錯,朝廷是靠不住的,十三家大商,大多都是世代經商的人家,再不就是在庚子年之後,迅速崛起的小商戶。
庚子一戰,雖說平民百姓沒有受到多少戕害,可不少的大商家被重創卻是個事實。禍端起於八旗與綠營,軍費、協餉、勞軍,多少大戶喪身於洋妖或亂匪之手,但這些事真正的起因是什麼,在座的大都心裡有數。
十五家商盟有了楊家這個異類,利大於弊!世道在改變,而整個大清對這事兒感受最深的就是商人,貨物種類的改變,收入的改變,隨著世道的改變,這些商家也在改變。
亂世的端倪已現,各地的匪患猖獗,動不動就是暴亂、反叛,朝廷的兵將又太過無能,幾百亂民,就得調動州府的大軍,而且勝不勝還兩說,有了楊家的八千兵馬,就是用不上,心裡也能安穩不少。
再者說了,楊家這次約戰是勝是敗,對他們的影響也不是太大。楊家敗了,洋人就敢輕啟戰端?大清海岸周圍有多少洋兵,這些人還是有數的,真要是滅國大戰,洋兵還不成。
楊家取勝當然就更好了,洋人越是忌憚大清,在座的這些商家得到的好處就越多,安穩的世道是做買賣的好時節,戰亂是大部分商家最不願意看到的。
楊潘兩家提議的十五家商盟是個好物件,如果楊家因此元氣大傷,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少了楊家潘仕成的腳跟也就不穩了。這偌大的商盟擺在這裡。相對而言他們的機會也就多了。
事情成不成。無非是個權衡利弊的過程,與其說是楊猛說通了十三家大商,不如說是這十三家大商自己說服了自己。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