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了一句算完事兒。
“葛師傅,你那邊如何?”
剩下的就是維護供給的馬車了,木製馬車自身笨重,裝載的貨物少一些,楊猛把運輸的希望就放在了鐵製馬車身上。
“東西已經帶來了,就在後面的演武場,您過去看一下?”
葛仕揚也不多說什麼,帶著楊猛就奔後面的演武場而去。
“葛師傅,鐵索橋的事兒,你知道了吧?你那邊有沒有問題?”
“問題不大,您說的連線方法很好,西山的人估算了一下,若是將鐵索運到了之後,一月架好一座鐵索橋不成問題。
有了炮廠的人協助,鑄造鐵索的問題不大,只是這承載力,您有什麼要求嗎?”
鐵索橋是關鍵,葛仕揚的回答,也讓楊猛的壓力小了不少,要求?楊猛想了一下,還真提出了要求。
“如果按照霽虹橋的鎖釦規格,可以過重。炮嗎?”
走人、走馬,這不是什麼問題,重。炮的運輸才是大問題,萬一這橋修成了,走不了重。炮,那架橋的作用就大打折扣了。
“如果只走一門三千斤左右的火。炮,霽虹橋的鐵索規格,就有些高了,一倍大的鐵索扣,就能夠支撐萬斤左右的隊伍,這是經過計算得出的結果。
而且這還是參照普通鑄鐵為原料,如果以西山的新鑄鐵,一倍大的鐵鎖釦,應該可以承載一倍以上的重量,但這只是估算的結果。
一倍半的鐵鎖釦,雖然可行,但有風險!”
計算承載能力,這就是西洋的技術了。在大清只有個估算結果。霽虹橋是成化年間建造的。距今也有三百多年了,雖說霽虹橋算是個不大不小的奇蹟,但浪費材料是肯定的。
“還是一倍大小吧!這個比較穩妥,雖說是臨時用的,但將來不一定不用,堅固點好!
按照霽虹橋的樣子,製作一倍大小的鐵鎖釦,西山鐵廠。一個月能製造幾副橋面?”
速度是楊猛想要的,但生產能力是個絕對的制約因素,自己想的再好,生產能力不夠也是白瞎。
“霽虹橋的鎖釦,在十斤上下,一座橋有了五千多鐵鎖釦,咱們若是製造一倍大小的,重量在十五斤左右,以馬車的寬度來算,一丈左右的橋面也就夠了。
霽虹橋的橋面是一丈三。考慮到來去的問題,兩丈的橋面應該足夠了。三千個鐵鎖釦一座橋,應該夠用。
三千鐵鎖釦,重量是四萬五千斤,二十座橋面所需的鐵鎖釦,西山鐵廠雖說有些勉強,但應該可以做到的。
現場安裝也沒什麼難度,只要選好了著力點,半年的時間,應該可以架設五十座以上的鐵索橋。”
生產與架設,裡面也是有時間段的,半年生產一百二十座橋的鐵索扣,架設好五十座,這在葛仕揚看來已經是神速了。
“葛師傅別忘了,隨著橋樑的架設,運輸的時間也會大大的縮短,架橋的技術含量也不是很高吧?
讓西山書院的學生們,再弄一些東西,一邊架設一邊摸索,架第一座橋的每個學生,都可以帶著幾十個壯丁,另組一支架橋隊,這麼推下去,西山鐵廠生產多少,就能架設多少了!
葛師傅,你做的不錯!”
提了句意見,楊猛也沒忘了讚揚一下葛仕揚,自己離開西山也就一天的功夫,能給出這樣的答案,楊猛覺得很欣慰。
“這是要務!這就是四輪貨車和兩輪的載人馬車。”
要務!兩字也含著葛仕揚的怨念,自己這位領主大人,真是把人當做牲畜來使用了!
“呵呵……沒辦法,攤上了這麼個時代而已!這四輪馬車,能夠承載多少重量?”
豈止是老葛有怨念,楊猛的怨念也是不小,重活一回,活的忙叨叨的,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