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猛的情報,一些海港城市,已經有英吉利的艦隊到達了,英吉利不是在一處登陸,而是選在了多處登陸,看來英吉利的情報也是滯後的。

這一個多月的滯後期,就能決定英吉利援軍的生死存亡,相較於復興聯軍,英吉利本土軍團的戰力,無疑是強悍的,可復興聯軍卻有一個絕對的優勢,那就是人數。

復興團二三十萬,地主軍團十幾萬,反抗軍幾十萬,現在這個階段,正是復興聯軍實力最為強大的時候,與英吉利幹上一場,全殲英吉利的援軍,那兩國就只能死磕了。

印度的英吉利人有多少,楊猛也沒有一個詳細的數字,幾萬或是十幾萬?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復興聯軍必須殺光他們,這樣一來,無論是為了殖民地,還是為了復仇,英吉利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都要被拖在印度了。

而復興聯軍,在穩定了國內局勢之後,第一個要做的就是裁軍,現在印度的三大勢力,都無力養活這麼多的軍隊,三十萬到五十萬,應該就是他們的極限,不恢復糧食生產,這個數量還要大為縮水。

印度有兩大主力宗教,印度教還算是可以的,但阿拉伯人的宗教,卻是楊猛打心裡不喜歡的,不是因為個人的好惡,而是這個宗教的獨立性和同化能力。

極度排外,不是教民,很難融入到他們之中,同化能力、洗腦能力強悍,這與大清的儒教相比,也是不逞多讓的,他們有一點可比儒教厲害,那就是建立政教合一的國家。

印度是大清的鄰國,楊猛是斷然不會讓他們發展起來的,遇到了楊猛創立的復興團,只能算是他們倒黴了。

大清的西北之地,還有無數這樣的教民,打壓他們在國外的盟友,楊猛也是不遺餘力的。歐亞兩洲的交接點上,還有一個大帝國,那是楊猛的長遠目標,如今楊猛對於西北的目標很簡單,那就是篡改他們的教義,讓他們成為土生土長的華夏宗教。

身在阿里的楊猛想的很長遠也很雜亂,但印度復興聯軍的任務就簡單多了,現在的三大勢力,都在謀求新的地位,莫臥兒皇帝的迴歸,對三大勢力來說不過是個幌子,實力最強的是復興團,地主軍團和反抗軍,要想謀求在新國度的地位,唯一聯合了。

狂暴的反抗軍與地主軍團聯合,堪堪能與復興團打成平手,而為了這個,印度的王公貴族們。就要背起煽動印度暴亂的這個責任。

什麼立場都敵不過利益的。為了謀求政治地位。印度的王公貴族們,只能捏著鼻子,把復興團的罪孽背了下來,而且還得出手,把復興團上下清洗的乾乾淨淨。

輿論只是謀求地位的一個次要因素,要想在新國度裡,佔據有利的地位,最關鍵的因素。還是自身的實力,要想彰顯實力,在如今的印度,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打英吉利人佔據的最後據點,海港城市。

打這樣的城市,很難!很難!停泊在碼頭的炮艦,就是很難越過的一條天塹,想要憑著手裡的火槍,乾死炮艦守護下的英吉利人。這樣的戰爭,只能用人命取勝。

印度的三大勢力。現在可以說成是兩大勢力,地主軍團已經跟反抗軍,結成了生死同盟,這隻能算是一個勢力了,復興團與地主軍團,現在這兩大勢力,要展現自己的實力,只能透過戰爭手段。

依舊是東西分割,這次復興團與地主軍團,也很仔細的劃分好了地盤,以德里和班加羅爾為南北兩端,劃出一條直線,復興團的地盤在東,地主軍團的地盤在西。

這樣劃分地盤,對地主軍團雖說沒什麼好處,但東部的海港城市更多,印度內部的權力鬥爭,在外敵還沒有肅清之前,就打響了。

印度的王公貴族們,巴不得復興團佔據這些地盤,只要復興團的實力大損,以後地盤怎麼劃分,還不是實力最強的說了算?

對此楊猛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