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色的他敏銳地注意到了天子細微的神情變化,知道這會兒如果不能把某種苗頭給堵回去,讓天子覺得對王忠嗣太過苛刻,把人起復之後重領河東,覺得杜士儀這麼多年來勞苦功高,如今漠北不安,讓朔方節度使郭子儀派兵前去解圍,那麼他就是費盡心機為他人做嫁衣裳!
安祿山即便真的造反又如何?須知大唐雄兵這些年來打遍天下無敵手,何愁小小一個安祿山?他心裡甚至隱隱盼望著這麼一場兵災,因為那樣的話便可以足證他的先見之明,就可以令李隆基更加重視他這個宰相說出的話,甚至說不定他還能把手伸進軍中!
於是,他立刻搶先說道:“陛下對安祿山有天高地厚之恩,除卻太宗年間的契苾合力,阿史那社爾,還有幾個胡人能尚公主,娶郡主?安祿山若真有不臣之心,那麼定然天下臣民共討之。陛下若是憂心關中防務,難道忘了哥舒大帥如今尚在長安?”
對啊,哥舒翰卻還在長安城!
李隆基緊鎖的眉頭頓時完全舒展了開來。沒錯,大唐精兵強將如雲,再說安祿山未必真的就敢揭竿而起,他何必太過憂慮?
眼見李隆基顯然被自己說動了,楊國忠方才趁熱打鐵地說道:“然則安祿山此次既是稱病不來參加安慶宗婚禮,足可證明輔琳上次稟報安祿山絕無反意的時候說了假話。陛下何妨尋一個罪名,重處此等不忠不義之輩,以為諸宦官警戒?對於安祿山也未必就不是一個震懾!”
第1123章 獻策安祿山
幽州城中,從年前下半年開始,就是外鬆內緊,一片肅殺景象,就連正月過年時,滿城上下仍然是這樣緊張的備戰氣氛。安祿山對外只宣稱是因為都播叛亂,幽州以及平盧兵馬接到天子聖命,正在整軍預備進兵,再加上軍民早已習慣了這樣的軍管,倒也情緒穩定。只有中上層的軍官們隱隱感覺到,連日以來進入幽州城的軍人似乎太多了,而崔乾佑、田乾真、孫孝哲、李欽湊等有頭有臉的將軍更是不計其數。
只有安祿山麾下幾個高階幕僚,以及史思明阿史那承慶等心腹將領才知道,不止是幽州,平盧兵馬也正在往薊州漁陽集結,這其中有烏承恩、烏承玼、李明駿等十幾個從兵馬使到偏將裨將的將軍,所領兵馬少則千八百,多則兩三千。至於幽州附近駐紮的諸軍將領,更是全都聚集到了這裡。這些將士的安置問題,讓掌書記高尚和嚴莊這些幕佐忙得腳不沾地。而安祿山本人藉口養病,並不出面召見諸將,只是在水榭接見心腹。
這一天,當史思明再次來見,問及平盧防務以及緣何派侯希逸留守時,安祿山便嘿然笑道:“侯希逸是平盧地頭蛇,李明駿是因為李林甫方才調過去的,兩人這些年一搭一檔,關係很不錯,又和烏家兄弟交好,所以我只留下一個侯希逸鎮守,卻調光了他手中的兵,就是為了以防萬一。畢竟,他昔日曾經是雲州舊將,說是這麼多年和杜士儀沒有過往來,可如果有萬一怎麼辦?”
史思明打起仗來殺人毫不手軟,心思也同樣靈敏,當即恍然大悟:“這麼說,等到我們舉兵的時候,平盧節度使會另外委人擔當?”
“那當然,如果我坐了天下,當然要委任最合適的人來掌兵,尤其幽州和平盧是我的起家之地,怎能讓外人染指,此次出征,我會任命呂知誨為平盧節度使,掌管留後事,到時候第一件事就是殺了安東副都護夫蒙靈察!如果侯希逸安分,我成功之後就把他們全族都遷到長安去,給他一個大將軍噹噹!他如果不安分,就不要怪我不客氣了!”安祿山一邊說,一邊吃力地抬起雙肩,挪動了一下足有三百餘斤的身體,這才看著史思明說道,“至於這范陽節度使,此次我不能留你,當委派賈循暫時湊數,可異日此職自然歸你!”
彼此兄弟這麼多年,如今雖然分了主從,可史思明知道,他和安祿山畢竟交情不同,這起家的范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