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異己,說不定會引起多大的亂子。
耶律天德是蕭太妃的兒子,不是皇太后述律平所生,在爭奪汗位的過程中,鬥不過有皇太后述律平支援的耶律德光。
但是耶律天德在契丹部族中人望很高,比如契丹八部(注1)之長蕭翰就堅決地站在耶律天德這一邊,即使是在耶律天德失去了繼承汗位的資格後,仍然堅定地支援他。
如今,耶律德光的權威在契丹已經是如日中天,耶律天德早就放棄了那些私底下的小動作,死了繼承汗位的那份心,只想鞏固他的地位,對耶律德光已經夠不成威脅了。
所以,耶律德光也沒有理由拿他開刀。
而且,從另一方面講,耶律天德已經盡力了。損失了四千多名將士,手下七名一流高手,被打走了一名,傷了四名,戰死一名,連蕭大國師得意弟子蕭離也戰死在亂軍之中。這隻能說對手的力量太強,非戰之過。
耶律天德當然有責任,但也不全是他的責任。
畢竟,在李風雲手下,偉王耶律安端、大將耶律麻答接連敗陣,這說明,李風雲的確有過人之處,難怪耶律天德不支。
若處罰了耶律天德,那比耶律天德敗得更慘的偉王耶律安端、大將耶律麻答該不該處理?
因此,耶律德光也沒有打算責罰耶律天德。
今天夜裡,李風雲一定還會來騷擾,無論從哪方面講,消耗掉契丹軍的精力與士氣,對晉軍來說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這是眾人一致的意見。
針對這一點,耶律德光與眾將商量了一下,預先做出了一些安排。
夜色朦朧,接近亥時,此時契丹計程車卒應該剛剛進入睡夢中。
忽然鼓聲大作,密集的馬蹄重重敲打在厚重的地面,震得大地都微微有些發顫,李風雲率領五百精騎作勢朝契丹大營衝去。
衝到離契丹大營約有三百多丈之時,李風雲心中忽然感到不妙,契丹軍營太安靜了,急忙一聲唿哨,招呼眾人迅速離開。
眾將士還有些不解,作業他們可是直衝到距離契丹大營一百餘丈時才會撥轉馬頭,圍繞契丹大營耀武揚威跑了大半圈,直到契丹鐵騎從營門中衝出來才離開,今天怎麼這麼快就撤離?
這樣的騷擾對契丹大軍的影響效果實在不高,不足以讓軍營中休息的從睡夢中跳起來,造成混亂。
雖然心懷疑竇,五百精騎還是嚴格按照李風雲要求撥轉馬頭。
五百精騎剛剛撥轉馬頭,忽然契丹營門大開,大批契丹鐵騎湧了出來。
與此同時,從契丹營門外的一大片樹林中,也殺出一大批契丹騎兵,直朝李風雲撲來,對五百精騎構成了合圍之勢。
“有埋伏!”眾人明白過來。
幸虧李風雲發現得早,契丹人沒能成功地將李風雲圍住,李風雲帶著五百精騎,成功的從縫隙中穿插而過,只有落在最後的十餘騎精騎,被契丹鐵騎射來的鵰翎所射殺,損失微乎其微。
在茫茫夜色之中,契丹人也不敢追擊李風,只將李風雲的五百精騎送出數里之外便收隊回營。
不過,這也意味著李風雲今夜襲擾契丹大軍的圖謀失敗了。
可以想象,昨夜李風雲的種種襲擾手段,契丹大軍一定都做出了有針對性的佈置。
注1:契丹建遼前,傳統的社會組織模式是八部聯盟。
其中,最重要的八部有三個,即古八部、大賀氏八部和遙輦氏八部。
其具體編年序列為:
古八部歷北魏、東魏和北齊,大體上與北朝相首尾。
大賀氏八部始於唐朝貞觀之初,終於開元天寶之間。
遙輦氏八部始於開元天寶之際,終於遼太祖建立遼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