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分合,但最終都會成為一個大一統的國家。天竺大小城邦不下數十個,彼此間互有仇怨,征戰不休,貴族貪婪,百姓愚昧無知,已經不是佛教成長的好的土壤了。”
李風雲有些奇怪,問道:“什麼婆婆悶教,難道是娘們拜的教麼?”
大慧法王搖頭道:“不是這樣,說起婆羅門教,也是一個很古老的教派,以吠陀經為主要經典,與我佛門也有許多相通之處,也強調主張輪迴,不過與我佛門不同之處在於,他並不認同四大皆空,講究梵我同一方可獲得解脫,修成正果。
我佛教講究的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講究眾生平等,無論什麼人,只要堪破四大皆空,斬斷因果,就能立地成佛,修行的目的是超脫。
而婆羅門教說的是報應,信奉梵天、毗溼奴、溼婆三大神,將人分為四種地位不等的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修行的目的是為了投胎成為高種姓的人。
婆羅門是最高的種姓,只有教士和學者才配擁有。
其次是剎帝利,其身份是貴族與戰士。
再次是吠舍,其身份是農夫和客商。
最後是首陀羅,指的是那些農奴和奴隸。
至於賤民,連種姓也不配擁有。
根據《梨俱吠陀?原人歌》所繪的瓦爾那等級:婆羅門是原人的嘴、剎帝利是原人的雙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羅是原人的腳。至於賤民,則被排除在原人的身體之外。
這種思想,簡直就是胡說八道,人的行為或許有高尚與卑鄙之別,人的本身又哪來貴賤之分?
可惜婆羅門教已經汙染了天竺,讓上位者驕奢狂妄,自認為他享受的一切是他應該得到的,而下位者愚昧無知,不堪教化。
須不知,世上種種,其實不過是夢幻泡影,地、水、風、火,四大皆空,色、受、想、行、識,五蘊皆空。當作如是觀!”手機使用者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
第三百九十三章 狗咬狗一嘴毛
李風雲聽罷哈哈大笑,胡亂扯道:“我覺得那個什麼婆婆們教還是比較好。比如我是將軍,就是那個什麼殺得利,將軍麼,不就是靠砍靠殺得來的財富麼?當然該是上等人。只是上面還有一個婆婆們,這就不太好,一群婆婆,憑什麼比老子地位還高?如果是美女倒是可以商量一下!”
大慧法王聽得目瞪口呆,知道剛才的一番話算是白講了。
蘇語儂聽了眉開眼笑,插嘴道:“真的麼?你真是這麼想?”
虞不全根本不信大慧法王那一套,他學的岐黃之術,講的是道家的《道德經》,哪會被大慧法王的這一番話蠱惑?
四人說說笑笑,踏上了太乙峰頂。
歐陽崢盤膝坐在太乙峰頂的一塊磐石上,閉目樣神。他身邊坐著一名高手,此人李風雲認識,正是當初在泰山之巔被他羞走的蕭懷玉。顯然,他是被歐陽崢請來做中正的。蕭懷玉在江湖上的名聲十分厚道,請他來做中正,倒也合情合理。
蕭懷玉是契丹國師的大弟子,武功不在佘破財之下,當初在泰山之巔,李風雲羞辱了,而且他的師弟蕭離更是死在李風雲手下,可謂兩人結怨頗深。
此時兩人見面,蕭懷玉眼中不由得露出濃濃的恨意:“李風雲,是你?咱們的賬,是不是該藉此了結一下?”
李風雲哪肯示弱,哈哈大笑道:“了結便了結,誰會怕你?這次就算你再脫光了衣服,光著屁股,我也決計不會放過你!”
蕭懷玉哪聽得這話,聞言身形一晃來到李風雲跟前,探手向李風雲拍去。
李風雲正要還手,卻被大慧法王攔住。
大慧法王大袖一揮,伸手一掌抵住蕭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