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能擋住上百人的進攻,但是也就僅此而已了。真正讓拜倫感到驚訝的,是他發現了經過他升級的軍士們都是有【統御】和【教練】的!

哪怕只是最低的等級,也使得每名軍士可以帶領50名士兵,作為一個合格的基層領隊為他麾下計程車兵們提供士氣加成,保證士兵們不會因為一點小問題就直接潰敗。教練技能也能讓他們在平時指導並訓練新兵,而且速度要比正常訓練快得多,正如拜倫部隊的一貫特點。

拜倫之前一直缺少優秀的基層軍官,他的部隊很多,管理起來一直是個問題,他曾想過對部隊進行他老家那樣的軍事化改革,可是並不順利,因為他缺少足夠能撐得起一支分支部隊的基層和中層軍官,光靠英雄們是遠遠不夠的。但現在不同的,有一批可靠的軍士能夠帶隊,他原本鬆散的部隊結構現在就像拼裝到一起的樂高積木一樣,看上去沒什麼,踩上去才知道有多硬實。

,!

拜倫可以大刀闊斧的進項改革了,在民兵之外,拜倫還要組織起一支脫產的職業化軍隊,作為他作戰時的主力。這支部隊的成員包括牡丹團的部分傭兵、從羅多克地區招募的步兵、諾德來的海寇、經歷許多次戰鬥依然活著的維基亞人、以及庫吉特和薩蘭德的騎兵部隊,以後還會有阿米拉本地支援拜倫的忠實戰士,他們會成為拜倫伯爵的標誌性力量。

拜倫給牡丹團制定了大隊編制,為的是保證每個大隊都有獨立執行任務的能力,更方便的作為傭兵接受委託。但這支常備部隊不是,拜倫從基層開始,逐級向上制定了三個作戰級別。

軍士們是部隊的基礎,他們作為軍官直接管理著20到50人不等的小隊,根據其職責不同,作為步兵軍士、弩手軍士或工程軍士,不過騎兵例外,騎兵的小型編隊由騎兵隊長或騎士們帶領。這些小團體的指揮官們有資格在隊內組織起更小更細緻的小隊伍,但他們都必須聽命於自己的連隊長。

連隊,是拜倫制定了中層部隊組織,每個連隊有數百人,由連隊長和他屬下的軍士們指揮,這些連隊中鄉土因素很重,斯瓦迪亞連隊、諾德連隊、羅多克連隊,他們的生活方式相近,宗教文化相同,作戰方式也基本一致,拜倫完全可以讓一個羅多克連隊專職組成盾牆而另一個則全是弓弩手。這些連隊是為大規模作戰準備的,這樣拜倫就可以直接在戰場上向某個連隊下達命令。

戰團,一個古老的單詞,至今依然在使用。拜倫設定的戰團規模很大,一個戰團裡包括上千人,拜倫現在準備準建的這支常備軍就是一個戰團,他本人親自擔任戰團長。戰團結構完整,足以應對大規模的軍事衝突。當戰爭的號角吹響時,拜倫只要一聲令下,戰團就會集結,跟隨他到天涯海角。

當然,想要達成這點,拜倫得付出很多努力。

他推掉很多事情來給這支部隊制定軍規條例,和傭兵時期不同,拜倫嚴謹私自劫掠、強姦婦女還有抗命不遵,如今的他們必須遵守紀律,哪怕是那些諾德人也一樣。但戰利品傳統需要保持,不然太多人會不高興的。

他為軍官們定製專門的罩袍和棉袍,提高他們的待遇,並且給士兵們統一置辦新的罩袍。服裝統一之後,部隊的指揮系統也需要加強,拜倫和法提斯他們根據士兵們的習慣制定了一整套旗語,在戰場上就可以快速透過揮動旗幟對近處的連隊下達命令,省下傳令兵騎馬來回跑所需的時間。而且他還強制要求軍士以上的軍官學習識字,並且請了學者教他們,不過主要教授的都是跟命令還有地名有關的詞彙,

在巡邏的時候,拜倫特意加入了小鼓,並且挑選出合適的鼓手,這些鼓手要在隊伍兩邊行走,一路上不斷的敲著腰前的小鼓,士兵們前期聽著鼓點邁步,後期不敲鼓走佇列,這樣隊伍就能做到整齊劃一。接受過一段時間的佇列行進訓練之後,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