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藥了。迫擊炮發射藥裝填是一個難題,但洛倫索馬貴斯那邊已經研究很久了,透過無數次的試驗,發射藥如何裝填研究已經有了一定成果,彈道越來越趨於穩定,炮彈散點也不似之前那麼大了。

見迫擊炮和火藥都運進來了。楊銳又問道:“造炮彈的人呢,滬上來了多少人?”如何製造這東西早就研究透了,但是最終要造還是要有專業人員的,自己瞎造的誰敢用啊。

鍾觀光道:“來了七個,有三個是江南局裡面的師傅。早年受過雪村先生的恩惠,見華峰先生相求就過來了。他們年齡已經很大了。不過身體倒是還好。對了,還有就是建寅先生的次子徐尚武也來了。”

自從把徐華封拉進復興會之後,徐家的大部分人都跟了進來,特別是徐建寅的兩個兒子,長子徐家保,次子許尚武都辭了原有的差事。一個隨徐華封出了國,一個卻來了通化負責製造軍火。楊銳一時間心有慼慼,這一家子看來是鐵了心的要為徐建寅報仇了,便道。“那就派人安排好他們,特別是冬天冷,早些給他們燒炕。憲鬯,你怎麼把工廠安排在哪裡?”

“還能在哪,還不是之前商量好四道溝往裡的四道、五道岔村。這一條溝也就那地方大一些,地也平坦,建十來個工廠誰也發現不了。”鍾觀光想著能在這荒蠻山野之中建出一片工廠來,心中很是有成就感。“就是招工的時候,工人不好弄。你之前說要把工人的一家老小都弄放在裡面,這樣蓋房子就多了,而且這樣知道的人會更多,萬一哪個婆娘、小孩跑了出去,也很不好弄。”

楊銳知道他說的是自己設計的軍工廠工人保密計劃。軍工廠雖然有海外的華人加入,但是這華人再多也只是四五百人,工廠小的時候還好,若是逐漸擴大的話那還是要招募本地工人的,本地人可不同海外華人了,萬一出個把忠君愛國黨,拼命跑出去到朝廷哪裡告一狀,那秘密也就沒了,而且這工廠就在通化,一旦出事,那麼商業這條線就要受牽連的。為此,楊銳的意思就把工人連家屬一起的接過來,建一個後世的那種生老病死都可以不出廠門的國企。當然,這只是臆想,行不行還不知道呢。

楊銳想到怎麼弄都未必穩妥,嘆道:“要是哪裡有反賊就好了。把他們拉來做工,就萬無一失了。”

鍾觀光對此更不同意,說道:“反賊比百姓更不可靠,他們見到工廠造的是槍炮,那還得了,混得熟了必定會把槍炮拉走然後另立山頭做山大王。我看,還是陸行那邊的童工好用,特別那些已經讀了一年書的,要是……”

鍾觀光還沒說完,楊銳就不同意了。“不行,那些都是當種子用的。我要是同意,小徐也要跟你急。前次馬邦德不是說在臨江帽兒山有一幫子**拳還是義和拳嗎,他們現在已經不造反了,只想安穩過日子,我可以派人去聯絡聯絡看,要是能談得來就把他們拉過來吧。”

鍾觀光見學生無望,也就只好同意了。

翌日拂曉,遼陽城外炮聲隆隆,久候不至的遼陽會戰開始了,日軍調集十三萬人進攻俄軍二十四萬多人堅守的遼陽。戰時一開,楊銳就收到了遼陽城內發來的電報,高興的不得了,看來歷史還是按照原有的軌跡在走,自己之前的擔心還是多餘了,他喚醒正在酣睡的鐘觀光道:“日俄開打了。”

鍾觀光一臉迷糊,問道:“他們開打我們也管不上啊,竟成你這是……?”

楊銳早上收到這電報先是高興,後又開始惆悵,日俄兩軍到明年幾戰打下來就是弱兵也變成強兵了。戰後簽訂合約之後,俄國內亂不止,再加上其勢力範圍不在通化一代,可以不將其當作重點,而戰後日軍因為勝利而士氣高漲,到時候說不定就會拿自己開刀。想來半天還是覺得要未雨綢繆,多造些炮彈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