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們不待王炯武吩咐,就開始構建野戰炮兵工事,每個人都知道,前線的步兵在等自己,每個都想著,把炮彈打回去,打到剛才炮擊自己的日軍炮兵陣地上去。

“甲二呼叫老鷹!甲二呼叫老鷹!甲二已到指定位置,甲二已到指定位置。”在構築野炮陣地的同時,通訊兵已經展開了電臺。待一切就緒,他便開始呼叫設定在飛艇上的空中觀測所。

帶著些靜電干擾,耳機很快就有飛艇觀測官的聲音,“老鷹收到,老鷹收到。射擊任務:自二號檢驗點向東北兩百碼,蛇鼠八窩,不經試射直接效力射!”

耳機裡觀測官語句清楚,通訊兵逐句重複命令,旁邊的王炯武一聽到‘射擊任務’。立刻喊道:“全營立即各就各位!”與此同時,隨著通訊兵複述命令,作圖手開始用扇形尺在圖紙上量出目標和本營陣地的方位和距離,計算手則根據作圖手報來的距離拉動射擊尺的遊標讀出對應的射擊仰角。

不過聽到後面的命令。王炯武卻遲疑了,他明白蛇鼠八窩是什麼概念,那是大目標。不是現在只剩下九門炮的自己能應付的,況且自己的炮彈也不夠。打完這窩等下就不知道該怎麼辦,只想了片刻。他便決定向上求援,“馬上呼叫團部,看看附近有沒有其炮營。”

副營下令,通訊長立即接通後方炮團的有線電話,四分鐘協調之後,4師的一個炮營以及38師的兩個炮接了過來。拿著被通訊兵握的有些燙人的話筒,王炯武快速卻清晰的命令:“甲二營指揮官呼叫丙二營、丁四二連,丁四三連,射擊任務:座標a6…3h,全單位,榴彈,三群,瞬發信管,同時彈著,準備好報告!”

王炯武的聲音在話筒裡迴盪,透過電話聯絡的三個炮連也如他剛才一樣,在聽到‘射擊任務’時,各單位指揮官立即命令部隊各就各位,作圖手標根據目標量出方位及距離,而計算手因為他加了一個‘同時彈著’的特殊要求,除了要透過射擊尺讀出射擊仰角,還要額外讀出對應的炮彈飛行時間。

按照復興軍炮兵操典,從連或營指揮官釋出射擊任務,到各炮準備好回報,標準的反應時間是三分鐘。有線話筒裡靜默兩分多種,丁四二連最先回報自己準備好,它的距離最近,炮彈飛到目標只要二十六秒,而後是丙二營,需要三十三秒,最後是在射程便邊緣上的丁四三連,他的彈著時間最久,需要四十一秒。

聽到三個單位都回報準備好,王炯武少校使勁擦了把汗,而後大聲喊道:“各單位,t加六十秒同時彈著,準備倒數!五、四、三、二、一、t!”

命令是t時間後六十秒同時彈著,對於丁四二連來說,因為其發射炮彈飛行的時間是二十六秒,所以它的齊射時間是t加三十四秒;而丙二營,因為其發射炮彈的飛行時間是三十三秒,齊射時間便是在t加二十七秒;而最遠的丁四三連,按照以上,它的齊射時間在t加十九秒,最後就是甲二營本身,按照計算它應在t加二十三秒發炮。

手裡捏著計時碼錶,王炯武盯著指標心中無比冷靜,只看著時間到了t加十九秒,他方對著話筒說道:“丁四三連,發射!”再等時間到了t加二十三秒,他再次命令:“甲二營,發射!”指標一秒一秒的向前,每到一個射擊時間,王炯武都會對著話筒清楚的命令某單位射擊,只等四個炮兵單位射擊完,他才開始下一輪攻擊。

毋庸置疑,復興軍炮兵這套同時彈著戰術其實就是後世美軍集火射擊time…on…target(tot)的翻版,炮兵司令李成源弄出這套東西的初衷其實是懷念幾年前用全團火炮齊射干掉馮國璋的戰例,當時稚嫩的復興軍把整個炮團都佈置在了一起。但是隨著戰爭越來越激烈,對手越來越狡猾。炮兵的佈置更加靈活分散,而此時要想全團齊射就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