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應當不會錯了,是蘇子由親自說媒。”陳元鳳笑道。
“蘇子由是四川人,桑家也是四川遷來了,蘇氏兄弟在蜀人中威望極高,王相公倒會選人。”呂惠卿漫不經意的笑道,“桑家答應了沒有?”
陳元鳳略還嫉恨的說道:“桑家不過一個商人之家,宰相家下嫁,哪裡便有拒絕的道理?桑俞楚滿口答應了,雙方已經訂下婚約了。”
“哦?”呂惠卿手下一點也不停頓,一邊擊拂一邊思量,過了一會,笑道:“如此說來,桑充國也並非僅僅是一個書生這麼簡單呀!”
陳元鳳冷笑道:“桑充國無可無不可,是程顥極力勸說他答應。何況他父親既已應允,婚姻大事,雙親尚在,又豈容自己作主?”
呂惠卿微微抬頭,望了陳元鳳一眼,應道:“原來如此,程顥這個老狐狸。”頓了一會,又笑道:“如此說來,桑家不經意間,就成為了大宋最顯赫的家族之一了。我的老師,可不簡單呀!”
陳元鳳眼皮一跳,小心翼翼的問道:“老師是說,王安石是結桑充國為援?”
“白水潭學院,《汴京新聞》,魏國公韓琦的義女,姑爺石越,桑家的財力,再加上王相公的女婿,桑家的力量,不知不覺,幾乎可以與河北韓家比肩了。韓家為本朝巨族,靠的是什麼?一是人材輩出,二是門生故吏,桑家遲早會走到這一步的。”呂惠卿放下茶籠,揹著雙手,輕踱到涼亭邊上,冷笑道:“我的老師是害怕罷相之後,有什麼不測,預先埋下一隊伏兵呀。”
鄧綰湊上來,笑道:“我看不足為懼。”
呂惠卿不屑的看了他一眼,轉過身,對陳元鳳說道:“我也需要一些人材了。《新義報》一定要由自己人控制,履善你也要到地方上去,再積累點資歷。”
“多謝老師栽培!”陳元鳳喜出望外。
呂惠卿輕輕拍了拍陳元鳳的肩膀,語重心長的說道:“記住做官要清正,有了官聲,回來便可以進御史臺。”
“學生謹記老師教誨。”
呂惠卿望了一眼熱切的鄧綰一眼,心裡冷笑一聲,臉上卻溫和的笑道:“鄧公子也可以趁此機會在地方謀一優差。”
“多謝相公。”鄧綰諂笑道。
一聲“相公”,把呂惠卿捧得身心飄然,渾身舒泰無比,為了這一聲稱呼,他奮鬥了多久呀!“如今河北各路救災,一切有條不紊,正是建立政績的好時機,所以履善與鄧公子,都會派到河北去。我會挑兩個有礦山的州縣。”他看似不經意的說出這句話,陳元鳳還不知道深淺,鄧綰卻不禁大喜,如今朝廷出賣礦山開發權,在有礦山的地方做守令官長,不動聲色之中,發財致富,如探囊取物。他卻不知道,呂惠卿自己也想買一個礦山,下面有幾個親信,自然方便得多。
在給女兒定下這樁出乎許多人意料的婚事之後,王安石立即替王雱告了病,一家人乘船靜悄悄的離開生活了五年的汴京,前往江寧任上。至於為什麼王安石要把女兒許給桑充國,儘管外人有許多的議論,但是王安石心中的想法,卻已經沒有人知道。兩個當事人平靜的接受了這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典型中國古代婚姻,甚至連相親這一道程式都省掉了。
就在王安石離開汴京三天之後,也就是熙寧七年八月十九日,李憲押解瑪爾戩回到汴京城,樞密使吳充奉詔迎出西城外十里,趙頊喜出望外,御殿受俘,封瑪爾戩為營州團練使,賜姓名為趙思忠,授王韶觀文殿學士兼禮部侍郎,進樞密副使。王安石開拓熙河的政策,終於取得了最後的勝利,然而此時王安石卻已經不在相位了。
在這個時候,眼看著熙河靖平、天已降雨,受災地區救災有條不紊的進行,運糧的商人們絡繹不絕的來往於大河南北,多數的流民們也陸續返鄉,幾乎所有的人都相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