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馬;心滿意足任事不管;直接把白掌櫃接洽的事情和盤托出;全都交給了他。而他也在事先想方設法去摸玉山茶行的底細;可到頭來卻只知道對方不是蜀中本地人;和長安洛陽兩地不少富商大賈都有往來;看似是茶市的新手;但收起茶來量大價優;本地茶園都喜歡與其打交道。
於是;既然斷定對方後頭有人;而且極可能和杜士儀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落座之後;他就索xing直截了當地問起了此前白掌櫃遊說五叔時;提到的茶園之利。出乎他意料的是;白掌櫃卻是毫不避諱地點了點頭。
“李公如今權掌一家;可喜可賀。你猜得不錯;我自然只是個分司巴蜀的小人物。既然李家易主;那我言說的茶葉之利;自當對李公說實話。不瞞你說;蜀中如今固然產茶;飲茶的人卻也多;可終究只是一隅之地;不及兩京雲集全天下最要緊的達官顯貴。比如說;倘若在寧王宴客之時;食案上出現了來自蜀中的茶;你說會如何?自然轉瞬之間就在長安城內流傳開來;這種茶自然會價高無比;而其他的縱使再優;卻也未必及得上。”
說到這裡;白掌櫃又慢悠悠地說道:“所以;巴蜀雖富;卻及不上兩京之貴。而要在兩京之中開啟局面;那麼何止是千金之利?”
“可是;能夠打動那些大王貴主的好茶;能夠入貢聖人的茶;豈是容易炮製的?只怕每年所產不過些微而已。”
“你說的沒錯;所以;既要有能夠打動諸王貴主和公卿們的好茶;也得要有能夠為尋常人接受的茶。不是我誇口;雲山茶行固然看似就這麼小小几間;可茶市上那些在巴蜀經營十多年甚至幾十年的;每年經手的茶葉卻拍馬都比不上我除卻茶市上收的;每年巴蜀各處茶園出產;三分之二都被我包圓了”
李天繹儘管被邊緣化多年;但見識並不短淺;可此前打探到到的也只有雲山茶行每年在茶市上一擲千金頗為豪氣而已;卻不知道其背後還在蜀中各處茶園收茶。此刻他輕輕吸了一口氣;立刻敏銳地認識到了一點:“這麼說;雲山茶行是有固定的銷路?”
“正是如此。所以;聽說新任明公直接罰了彭海等客戶五年之內不得自己賣茶;我請示了東主;便決定到時候去把這五年八百畝茶園出產的茶都吃下來。如此和杜明府打好了關係;ri後總有回報。”
見李天絡微微蹙眉;也不知道是相信還是不相信;白掌櫃便笑容可掬地說道;“至於此前所言;木棉之利;難不成李公就一丁點興趣都沒有?茶葉雖好;不吃卻也無妨;可冬ri著絮袍;對尋常百姓來說;卻是寒冷難當。倘若有和絲綿相當;卻更便宜的意料;這可是遠遠比茶葉利大。”
“你說得固然聽著不錯;可如何印證此言?”
白掌櫃輕輕一拍巴掌;一個小童捧了個匣子上來;交給了李天繹又躡手躡腳退下;他就笑吟吟地抬手示意對方開啟匣子。見其從其中拈起那個圓溜溜裂口流露出雪白的東西反覆端詳;他就欣然解釋道:“這就是木棉所產的棉桃。雖則絨絮不及絲綿;可比種桑養蠶卻要容易多了。”
儘管也聽說過西域那邊有木棉;但實物卻還是第一次見;而李天繹此刻掂量著東西;心中卻明白這並不代表自己就能輕易探知如何種植。想想蜀中以絲織名揚天下;除卻農田之外;桑田亦是極廣;相形之下;茶園雖則是新興的產業之一;可較之桑蠶絲織之利;就微不足道了。倘若這木棉真的有白掌櫃所言那樣巨大的前景;那麼李家能夠插一腳的利潤可想而知。然而;他卻不像同父異母的弟弟李天絡那樣急功近利;他更在意的是;為何挑上自己
“李家雖則亦是成都大戶;可倘若你背後真是那樣實力雄厚;緣何卻挑中了李家?”
“很簡單;正因為李家不過是成都大戶;放在整個蜀中就有些不夠看了;而放在天下更是不甚起眼。”白掌櫃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