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登利可汗,本就是因為覬覦牙帳汗位,他這一死,妻兒無不陷入了恐慌,對同羅和僕固二部亦是敵意深重。可是,可汗之位實在是太誘人的果實,就連原本有些離心的貴族,面對擁立功臣的誘惑,以及乙李啜拔和阿布思的鼓動,最終都同意了這一建議。
然而,在陳寶兒的建議下,他們並沒有立時擁立判闕特勒之子稱汗,而是先演出了一場決裂的好戲,等偵知拔悉密為首的三部果然出兵往牙帳而去時,阿布思和乙李啜拔立刻點齊本部兵馬,與判闕特勒之子一道,打出殺骨咄祿以報父仇的名義,傾全部兵力西攻牙帳。
這一場混戰可謂是打得天昏地暗,到最後骨咄葉護因為是兩邊猛攻的中心,自是損傷慘重,自己也兵敗被殺。可是,大戰之後的兩邊兵馬,卻也一時沒法收手。回紇之主骨力裴羅還有些先見之明,沒有投入所有的兵力,但對於拔悉密監國吐屯阿史那施來說,就是意料之外的麻煩了。
同羅僕固袖手旁觀,以至於判闕特勒殞命,因而左廂和同羅僕固決裂的傳聞早已被探馬偵知,可現如今那三方分明又糾結在了一起,還打著為判闕特勒復仇的旗號,麾下兵馬竟然不輸給他們。這一場驚天動地的混戰之後,骨咄葉護自是難抗雙方攻勢,兵敗被殺,可接下來這場仗該怎麼打?
眼見難以一戰而定,骨力裴羅便帶著三五隨從親自來見阿史那施。可他才剛說出先退兵這個建議,阿史那施頓時暴怒。
“判闕特勒一介叛臣,額同羅也好,僕固也好,全都是我阿史那氏的奴僕,若是為了怕他們而退兵,傳揚出去不就成了笑話?骨力裴羅,你如果怕打敗仗,那就儘管自己退兵,拔悉密部死戰不退!”
說出這麼一番話後,阿史那施便兇狠地掃視了一眼下頭的一眾貴族,見他們全都不說話,這才露出了傲然之色。按照突厥的傳統,阿史那氏世襲汗位,一切最尊貴的爵位都由阿史那氏把持,其他姓氏不能染指,就連一貫和阿史那氏聯姻的後族阿史德氏也一樣。而除卻在突厥牙帳及左右廂的那些要職之外,可汗還廣派阿史那氏子弟到各部之中擔任監國吐屯,從而加強對各異性部落的控制,權力甚至凌駕於族長之上。身為毗伽可汗侄兒的阿史那施便是如此。
骨力裴羅被人如此搶白侮辱,心中雖是惱怒,但他城府深沉,面上依舊不動聲色地說道:“誰沒有打過敗仗?我若是怕打敗仗,也不會敢於和吐屯一同起兵!可是,如今我等三部不佔優勢,退兵不是我一個人的意思,也是葛邏祿俟斤聶赫留的意思。”
阿史那施頓時面色鐵青,他在拔悉密這些年,軟硬兼施,自忖已經能把拔悉密牢牢控制在手中,可回紇和葛邏祿他就沒辦法了。此時此刻,他甚至不由得暗自思量,日後若是自己登上汗位,一定把兒子們作為監國吐屯,安插到回紇和葛邏祿,省得他們和自己玩花樣。可問題是現在的窘境迫在眉睫,他無論如何也不能把自己唯一能夠控制的拔悉密放到前頭拼完了。就當他目露兇光,惡狠狠瞪著骨力裴羅的時候,一個親兵突然策馬疾馳而來。
“吐屯,朔方……朔方大軍數千,出現在閻洪達井畔!”
閻洪達井到突厥牙帳,距離不足八十里,瞬息可至,儘管只是數千人,可誰都不知道,後頭還有沒有更多的朔方兵馬。不但阿史那施面色大變,就連骨力裴羅亦是心中咯噔一下。想當初他和葛邏祿拔悉密三部派出使臣朝賀千秋,向大唐天子提出了願為大唐覆滅突厥,吐迷突回來信誓旦旦地說李隆基不但親自接見,而且言辭間顯然非常高興,賞賜也頗為豐富,可朔方節度使杜士儀轉瞬間放乙李啜拔北歸,這樣的措置讓他嗅到了危機。
果然,僕固部的整合給整個漠北的局勢帶來了一系列的變數,乙李啜拔和同羅部的阿布思勾結在一起,使得判闕特勒的勢力頗為壯大,之前他才向判闕特勒用了反間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