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居中的正房鎮羌齋。

鎮羌齋這個名字;是當初郭知運鎮守鄯州的時候起的;日後每一任鄯州都督抑或隴右節度;為了表示對於這位宿將的敬意;都不曾改動這座書齋之名;杜士儀亦然。只不過;不能改書齋的名字;每一任都督都會為這院子改一個名字;到了杜士儀手上;他大筆一揮;自然就題了明心見性居。

而時隔數月;從前也進過這鎮羌齋數次的郭建再次置身其間;就發現內中的擺設佈置大不相同。想當初範承佳刻意要將自己塑造成儒將;四壁掛著的各種兵器固然很多;可更多的是一架子一架子的書;還有三五個碩大的盛放各種卷軸的卷缸。而現如今;點綴在書齋之中的書架變得疏落了不少;而各種兵器也只剩下了一把劍;一張弓;最引人注目的則是一張幾乎佔滿了整個北牆的地圖;而在地圖之下;則是他從未見過的一番景象。

巨大的木盤上;山川河流平地清晰可見;而點綴其中的一座座城池營地;則是用紅旗標著湟水、鄯城、振武軍、積石軍等等;一時看呆了的他直到聽見一聲咳嗽;這才猛然回過神抬起頭來;慌忙上前下拜行禮。

“卑職拜見杜大帥”

當初郭建和姚峰在自己面前相爭;杜士儀就窺破了此人心思;此刻便笑問道:“你看這沙盤看得目不轉睛;可是有所收穫?”

“行軍打仗的時候;此物著實是利器;大帥能夠想到此法;實在是英明神武”

“光武帝時;伏波將軍馬援就曾經聚米為山谷;指畫形勢;我這不過是沿用古人之智而已;說不上什麼英明神武。郭將軍;我問你;當初信安王千辛萬苦方才奪下了石堡城;也就是如今的振武軍;此地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若要鞏固此地;可有什麼好辦法?”

第一卷當時年少青衫薄 第七百四十四章 正副之別,高下立分

大比之日在杜士儀面前和正將姚峰徹底鬧翻;繼而又以郭家子弟的身份;在鄯州各軍之中多方遊說;連日以來;郭建幾乎是殫精竭慮;試圖將郭英又離開之後散落在鄯州的郭氏子弟給擰成一股繩;同時成為繼郭英又之後的領袖。可是;這樣的事比他預先想象的要困難得多。郭知運諸子之中;郭英傑和郭英又是最出色的兩個;其餘的都庸庸碌碌無甚才能;聚居兩京;和河隴的關係早就淡了;郭英傑戰死;郭英又明升暗降實則得咎之後;如他這樣別有他想的人多了

所以;耽擱了大半個月;他不得不把心一橫來見杜士儀。

可這會兒面對這樣一個突如其來的問題;措手不及的他頓時愣住了。而杜士儀彷彿看出了他的毫無預備;微微一笑後便用輕描淡寫的語氣說道:“這是我請了鄯州最好的擅長雕塑的匠人;再加上最熟悉河隴以及吐蕃地形的嚮導;從我上任開始;足足用了一個多月方才做成的沙盤。你若是從前沒有想過我剛剛這個問題;也不要緊;如今仔細看看沙盤;然後把所得告訴我。”

眼見杜士儀說完這話;竟是到書案後頭坐下;自顧自地翻看公文了;郭建登時進退兩難。他一早就覺得;杜士儀重用陳晃馬傑兩個名不見經傳的低階軍官;而後又從鄯州本地徵辟了兩個幕府官;這一切不是為了別的;都是為了千金買馬骨。自己這個在河隴頗有些名氣聲望的臨洮軍副將若是肯真心為其所用;一定會得到器重;日後拔擢更是不在話下。可誰能想到;他連投效之意都來不及表明;杜士儀竟丟來這麼一個難題

要知道;大唐和吐蕃為了一個石堡城;打來打去的拉鋸戰早已不是一天兩天了;如今大唐好容易將此城控制在手中;吐蕃又已經服軟;這當口考慮這個;不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嗎?

杜士儀看了幾份業已由自己那已經初見雛形的幕府官一一註明輕重緩急等各種資訊的文書;突然抬起頭瞥了一眼郭建;見其雖是眼睛在看沙盤;臉上卻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