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的事情,要起波折吧?”

俞品海是一個混得很開的能人,其大名可不僅僅限於原本時空裡,從金庸手裡把《明報》忽悠到手,但卻被媒體揭發在加拿大留學期間留有刑事案底、結果不得不主動辭職的鬧劇。

要知道,俞品海的生意,涉獵甚廣他還是一個it圈子裡的名人,率先將網際網路技術帶進《明報》,建立了第一個華文報紙的新聞網站,並且還在熱潮當中成立了中企動力,收購了新網,在中國的網站建設、虛擬主機、企業郵箱等等市場,佔據了可觀的份額;甚至還收購了研發開源作業系統和辦公軟體的紅旗中文2000,進而引發了關於技術原創的口水仗,鬧得沸沸揚揚。

除了傳媒和it之外,俞品海也投資了電影和電影院。他旗下的大地集團,參與的電影還是相當有名的。比如,由周閏發主演的史詩電影《孔子》;獲得第60屆柏林影展最佳電影水晶熊獎(新生代單元兒童組)等等獎項、並幫助任達華得到第29屆香江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歲月神偷》,以及偏向藝術的小眾之作《電影往事》。

簡而言之,俞品海是一個善於鑽營的人,背景也隨之比較複雜。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俞品海告辭後,金庸便推心置腹地說道:“唐生,經過反覆考慮,我覺得讓能力出眾的俞品海接掌《明報》更為合適,畢竟你麾下產業眾多,不一定能像他這樣投入全部精力、全方位地服務於《明報》的發展。”

“查生的考慮,自然在理。”唐煥不在意地哈哈一笑,轉而說起了另外一個問題,“整個1980年代tvb已經把金庸武俠劇拍了個遍,接下來,在香江的電視劇版權,應該風水輪流轉到夢工廠了吧?”

“唐生還真是難為我了。”金庸面露遲疑之色,“我和邵爵士,以及tvb,已經有了合作多年的良好關係。”

“夢工廠的製作水平,最起碼不會比tvb差了,而發行能力更勝一籌,查生是時候換個口味了。”唐煥大氣地一揮手,“至於tvb可能的怨言,查生直接把責任推到我身上好了。”

“唐生如此盛情,我哪能不識抬舉。”或許感覺在《明報》股權轉讓一事上“出爾反爾”,有些不好意思,金庸最後還是拋掉了和邵誼夫的老交情,把“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在香江範圍內的電視劇改編權,給了夢工廠。當然了,他在利益上也不會吃虧了。

從金庸住處出來、上了車後,唐煥瞧著噘著嘴、滿臉不樂意的翁菁晶打趣道:“怎麼,為沒能當上全方位的媒體女王,不高興了?”

翁菁晶翻了一個白眼,“《明報》的地位和影響,那可是很難取代的資源,就這麼莫名其妙地拱手讓給他人了?”

“在我看來……”唐煥失笑地搖了搖頭,“在香江這種吵鬧的環境裡,報紙還真不是一個讓人省心的營生,而且金庸就算退下了,也不可避免地對《明報》的未來發展有想法,很容易因為分歧,壞了交情。”

翁菁晶哼了一聲,轉頭注視著車窗外的景色,不吭聲了。

見此情景,唐煥只好來了一個峰迴路轉,“其實吧,也不是沒有挽回的餘地。據我所知,俞品海早年間在加拿大留有案底,只需到加拿大政~府有關部門查詢,便能拿到確切材料。而不管俞品海有意隱瞞,還是無意疏漏,這個汙點對《明報》掌門人都是一個難以承受之重,金庸肯定無法容忍如此的欺瞞。”

翁菁晶聽得眼前一亮,“收集這個材料太簡單了,我這就請加拿大那邊的馮永發,幫忙查詢此事。”

“不要操之過急了,做事要有技巧。”唐煥拍著“小了哥”的手,指點道:“雖然我們是好心不讓金庸受騙,但如果這麼快就採取行動,難免有過於功利之嫌。何況,讓這件事慢慢發酵一下,效果可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