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針對五十週歲以下焊工的培訓日子裡,寧偉像往常一樣走進培訓室,他敏銳地捕捉到了一種不同尋常的氛圍。

空氣中似乎瀰漫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沉悶,這群平日裡勤勞樸實的工匠們,在面對新型焊接技術時,顯得有些手足無措。

並非他們缺乏學習的熱情,寧偉知道這群焊工都是行業中的佼佼者,他們對於焊接的熱愛和執著,是無人能及的。

傳統觀念的桎梏,卻讓他們在面對新技術時,產生了一種陌生而疏離的感覺。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機械地按照教程操作著,眼神中卻透露出一種深深的迷茫。

寧偉走到一位年長焊工的身邊,看著他笨拙地操作著新型焊接裝置,心中不禁感慨萬千。這位老焊工,曾是他的師傅,手把手教會了他許多焊接技巧。然而,如今在面對新技術時,顯得如此力不從心。

“師傅,您覺得這新技術怎麼樣?”寧偉輕聲問道。

老焊工抬起頭,看了一眼寧偉,苦笑著搖了搖頭:“老了,不中用了。這新技術,我看是學不會了。”

寧偉心中一緊,他知道,這不僅僅是老焊工一個人的想法。許多經驗豐富的老工匠,都面臨著同樣的困境。培養這些老工匠,對他們來說,無疑是一項巨大的挑戰。

朱文田也注意到了這一情況,他沉思良久,終於忍不住開口:“與其在現有焊工身上耗費如此巨大的心血與精力,或許,我們不如另闢蹊徑。”

劉雪峰好奇地問道:“哦?朱主任有什麼高見?”

“我們可以廣納天下英才,招募一批新鮮血液,從頭開始雕琢,塑造屬於我們的焊接精英。”

很快,他們的提議便得到了姜瀚海的全力支援。

“我們要將目光投向全國,撒下一張巨大的網,捕捉那些有意願、有情懷、有技術的焊接人才。”

姜瀚海的聲音充滿了堅定與期待,“這是我們的未來,也是焊接行業的未來。”

於是,這項招募工作便如火如荼地展開了。朱文田肩負起這份重任,他將招募資訊廣泛地傳播出去,透過各種渠道,尋找那些潛在的焊接之星。

寧偉,也加入到了這項工作中,他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為焊接行業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