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游擊戰(第2/3頁)
章節報錯
寫了下來。
楊解放說道:“這十六個字簡單易懂,一看就明白,真要運用好就沒那麼容易了。我接下來就拿我們這次的實際戰例來講解。我們這次的經歷,侯飛昨天已經講過一遍了,過程我就不重複了。我今天要講的就是,站在一個指揮員的角度,這仗該怎麼打?各位兄弟也可以自己思索一下,換成是你來指揮,你會怎麼打?”稍微停頓了一會,掃視了一下全場,繼續說道,“我們第一次在青龍河橋設伏,敵人完全沒有防備,本來可以打他一個措手不及。因為我們自身的原因,這一仗沒有打好!我這裡沒有要指責誰的意思,只是就事論事。山上的兄弟平時不摸槍,也沒有經過系統的軍事訓練,一旦打起仗來,也就那麼個情況了。巧得是敵人也強不了多少,所以我們才能快速撤離。可是這種撤離是一種潰敗,不叫敵進我退;敵進我退是在敵眾我寡、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有組織有計劃地後退。大家都聽好了,這種有計劃的撤退,就是為了更好的打擊敵人。相比之下,我們的第二次伏擊戰打得還算可以,打傷了對方七八個人。但是,敵人依然有一百六十多人,人家的零頭都比我們的人數多。我們接下來又是怎麼做的呢?侯飛昨天順帶嘴的講了幾句,但是不夠具體。趙長明,你來跟大家講一下,我們當時是怎麼撤退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趙長明被點了名,只得硬著頭皮站了起來,說道:“我……我說不好。”楊解放鼓勵道:“你只管大膽地說,說不好難道還說不壞嗎?你就往壞了說。”眾人被逗得一樂,趙長明感覺沒那麼緊張了,說道:“當時官兵們都追了過來,楊統領留我們一個小隊斷後,還教了我一個牽牛的法子。不能讓這些官兵追得太近,追近了就打;也不能讓這些官兵追丟了,要是他們不追,就掉頭回來打。總之,就是像牽牛一般,牽著官兵們的鼻子,讓他們按照我們的路線跑,最後牽出一小隊官兵帶進了我們的埋伏圈。”
楊解放讚道:“講得好!”立刻帶頭鼓掌,眾人無不跟著鼓掌。其實很多人沒真正聽明白,不懂得其中奧妙。等到掌聲停止,楊解放說道:“大家都聽到了,讓敵人按照我們的路線、我們的節奏進攻,我們邊打邊撤、牢牢地掌握住戰場主動權,這才叫敵進我退。大家看,敵人的目的是去羊兒山或者大夼集。我們在路上設伏,不是想著一下子把敵人全部幹掉,畢竟我們的人數不如官兵,可謂敵強我弱。在這種情況下,我設想了官兵們可能會出現的反應。首先,他們可能會不理會我們,繼續行軍。雖然這種機率很小,但還是有這種可能的。如果他們不理會我們,而是繼續向目標地點行軍;那我會繼續在路上設伏。這一路上全是山路,適合打埋伏的地方多得很。每次幹掉他七八人,多埋伏几次,那也能幹掉他好幾十人。這就叫集小勝為大勝,保管打得他們哭爹喊娘。”眾人聽了無不拍手叫好。
楊解放頓了頓,接著說道:“另一種情況就是,他們會來追擊我們。按照常理來說,他們比我們強,被我們打了伏擊,又有人員傷亡,肯定會來追擊我們。事實上,官兵們都追了上來。在當時,我也設想了兩種情況,一種是敵人的全部人馬追擊我們;另一種情況是敵人只派出少部分人來追擊我們。不管是哪一種情況,敵人追過來的人數肯定不會比我們的人數少,依然是敵強我弱的局面。敵人追上來了,怎麼辦呢?我的應對措施就是:敵進我退。我們用一個小隊當誘餌,牽著敵人的鼻子,按照我們的路線、我們的節奏在山裡面打轉轉。敵人跑累了,自然會進一步分兵;即使他們不想分兵,也會因為有人掉隊而使追擊的官兵人數減少、力量減弱。而我要做的就是讓追擊的敵人持續減少,直到他們的力量比我們的弱,讓區域性形成敵弱我強的局面。這一點大家能理解嗎?”絕大部分人還是能跟得上節奏的,基本上能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