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用處於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展顏這個精於世故的人是不會對此有所反感的,有時候,能被人利用也是一種本事。
因為寶音和恩和是“君”,所以她們不用像一般的媳婦那樣對婆家唯唯諾諾,她們對婆家人尊重孝敬,那是她們教養好修養佳,對她們冷淡客氣,也只是規矩守禮,還是那句話,只要不是做了什麼天怒人怨的大事,她們只要在完成整個婚禮儀式之後,即使再也不去給公婆請安問好,那也是天經地義的,最多被人說一句“不知變通”也就完了。這才是展顏傳達給雙胞胎的中心思想,要時刻記得自己的身份,別像個小媳婦一樣畏畏縮縮的,非但對自己無意,反而只會讓人看了笑話,甚至平白被人看低了去。
納蘭想不到這些,只能說明她對自己的身份還沒有一個深刻的認知,她的思維大部分還是郭絡羅家的姑娘,一時沒有完成心理轉變,而納蘭總是對自己身份缺乏認知,與她很少出門應酬有關,說來展顏也要負一定的責任。
一般新嫁娘剛嫁到婆家,本該是由婆婆或是當家主母帶著出門交際,把她引進婆家的交際圈,可是公主府是一個另類的存在,展顏是一個不喜歡出門應酬的人,所以,從納蘭嫁給展飛之後,除了過年時進宮赴宴,年節時各府來往送禮等事之外,她竟沒有一次以公主府嫡長媳的身份出去過,所以,她才不能深刻的認識到自己的身份。
要說納蘭一點都認識不到,那也是不可能的,最起碼年節進宮赴宴時,她的坐席就很能說明問題。要知道宮裡賜宴,都是等級越高的距離皇上越近,男席暫且不管,單說女席,第一桌毫無疑問是皇太后的坐席,不過她從來不會單獨一桌,陪她的從來都只有展顏和孝懿皇后,而孝懿皇崩逝之後,就只有展顏一人在首席陪她,惠、榮、宜三妃衝冠後宮二十餘年,在這種場合都只能坐在第二席上,不過,習慣了的她們也沒什麼意見。
可見這個座次不但體現出身份地位,還有個人是否受皇上待見的因素在裡面,展顏是身份貴重,但也超不過宮裡的妃子們去,她之所以能一直佔據女眷第二位置,靠的就是聖上和太后的偏寵,要知道,展顏可是太后名下唯一的孩子呢
而納蘭的席位就在前十之內,不要看著名次不起眼,太后是第一桌,宮裡的幾個妃子是第二桌,嬪位娘娘只能是第三桌,接下來還有親王福晉、公主兩類,排下來也就差不多八九桌了,而納蘭的席位是在郡王福晉的第一桌上,可見其地位和尊榮。
納蘭也曾在席間尋找自己額孃的身影,奈何一點也看不到,她額娘是三品淑人,已經離她遠的看不清人影了,她若是一點也體會不到自己身份的變化,也未免太遲鈍了些,神經粗大的堪比水管,她若是這種神人,展顏又怎麼會看中她做展飛的妻子?
納蘭自然不是這種人,她也第一時間認識到今時不同往日,只是這個認知始終不夠深刻。在宮裡赴宴,大家自然是要表現出和諧友愛的美好局面,哪怕出了宮門就打個你死我活呢,在這裡就要把面具帶上,又因為和納蘭離得近的,也都是些親王、郡王福晉或是世子福晉,大家身份相當,展顏雖然受寵,展飛雖然前途無量,她們就是想結交,也不會對納蘭太過獻媚,眾人都是做出符合自己身份的笑容,說出符合身份的話,場景是其樂融融的,裡面有幾分真實,沒人會在意這些,納蘭不傻,自是不會把她們的話信個十成十,能信三分都算不錯。
而展顏因為自己很少出門應酬,她去的多的也就只有親皇派的幾個鐵帽子王,福全和常寧幾家,連太子府邸她都是不去的,有事的話,要麼胤礽,要麼瓜爾佳氏會自己過來找她,而且,那些個皇子們跑展顏家也是勤快的很,根本用不著展顏走出去。這麼一來,她也就只是帶著納蘭去拜訪了這幾家,而這幾家要麼名聲顯赫,要麼是鐵帽子王,展顏在她們面前可以談笑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