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盧俊義分兵歙州道 宋公明大戰烏龍嶺(第2/4頁)
章節報錯
廟祭祀等情節,展現了他們的“義”。
也反映了戰爭的殘酷和人民的苦難。戰爭導致了眾多梁山好漢的傷亡,百姓也深受戰爭之苦,表達了作者對戰爭的反思和對和平的渴望。
6. 中心思想:透過描寫梁山好漢們在攻打方臘過程中的艱難戰鬥以及內部的一些安排和決策,突出了梁山好漢們的英勇無畏、智謀策略以及他們所面臨的巨大挑戰和犧牲。同時,也暗示了梁山好漢們的命運在戰爭的影響下逐漸走向衰落。
7. 指導思想:從文學創作的角度來看,作者透過這一回的描寫,旨在展現人物的性格特點、戰爭的複雜性以及社會的動盪不安。作者以生動的筆觸和精彩的情節,引導讀者思考人性、忠義、戰爭等問題,具有一定的思想啟示作用。
8. 文化價值:
文學價值:《水滸傳》作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文學價值極高。第116回中的人物形象刻畫細膩,情節跌宕起伏,語言生動形象,具有很高的藝術水準,為後世文學創作提供了借鑑和啟示。
歷史價值:反映了北宋末年的社會風貌、政治腐敗、農民起義等歷史現象,對於研究中國古代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文化傳承價值:《水滸傳》中的“忠義”思想、英雄主義精神等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後世的文化傳承和價值觀塑造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9. 文化傳承:《水滸傳》的故事在民間廣泛流傳,透過小說、戲曲、影視等多種形式不斷傳承和發展。第116回中的情節和人物形象也成為了文化傳承的重要內容,激發了人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愛,促進了文化的傳承和交流。
10. 歷史傳承:《水滸傳》所描述的歷史背景和事件,成為了人們瞭解北宋末年曆史的重要視窗。第116回中的戰爭場景和人物命運,與整個歷史背景緊密相連,為歷史研究提供了生動的素材和案例,有助於歷史的傳承和研究。
二、《周易哲學視角下的〈水滸傳〉第 116 回解析》
《水滸傳》第 116 回“盧俊義分兵歙州道 宋公明大戰烏龍嶺”,這一回目猶如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在周易哲學的映照下,更顯其深邃與神秘。
在周易哲學中,“分”與“合”是一對重要的概念。盧俊義分兵歙州道,體現了“分”的智慧。分兵作戰,是根據戰場形勢和戰略需要做出的決策,這與周易中陰陽之分、動靜之分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分兵並非是分裂,而是為了更好地實現整體目標,如同陰陽相互依存、相互轉化,分兵是為了最終的聚合與勝利。
而宋公明大戰烏龍嶺,則是“合”的體現。戰鬥是力量的聚合,是眾人齊心協力對抗強敵的表現。在這場大戰中,梁山好漢們展現出了頑強的鬥志和團結的力量,他們緊密合作,共同應對挑戰。這正如周易中所強調的“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只有透過聚合與合作,才能戰勝困難,實現目標。
“烏龍嶺”這一地名,也蘊含著周易哲學的深意。龍在周易中是一種象徵力量、變化和神秘的符號。烏龍嶺的存在,彷彿是命運的安排,是梁山好漢們必須要跨越的一道難關。在這場與烏龍嶺的戰鬥中,梁山好漢們經歷了無數的艱難險阻,付出了巨大的犧牲。這正如同周易中所說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只有不斷地努力奮鬥,才能突破困境,迎來勝利的曙光。
從卦象的角度來看,這一回也呈現出多種卦象的特徵。比如,“乾卦”的剛健與進取,在宋公明大戰烏龍嶺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宋江等人勇往直前,不畏強敵,展現出了乾卦所代表的剛健之力。同時,“坤卦”的柔順與包容,也在分兵歙州道中有所體現。盧俊義分兵時的謹慎與穩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