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辛兩個鎮也不能動,他們要西防農民軍。東懾鳳陽、南京的官軍。生怕汝寧軍主力出動時,這些軍隊來個偷襲老巢。

而汝寧本部也要留下相當的軍隊,這次就留下了兩個協,由楊如松來指揮。而這一切,都需要進行適當的調動。如果調動沒有完成,吳世恭是不會放心把汝寧軍主力帶走的。

當然。吳世恭也是利用了監軍葉忠。他讓葉忠向崇禎皇帝密奏:為了防止民賊死灰復燃,葉忠將監察留守的汝寧軍防止投降的農民軍再次造反。

不過葉忠也沒什麼不樂意的,起碼這次他又逃脫的上戰場,可以在南陽安心享受了。所以這事也就是互相利用吧!

“那出征的兵力要調整嗎?從逃過黃河的百姓那裡得知。韃子可是超過了十萬大軍啊!”薛永利又問道。

吳世恭想了一會兒,最後決定道:“還是原來的那些吧!有了這些兵力,自保有餘了吧!再派快馬去追岡統領,讓他不要去夷洲了,先和啟發匯合,坐船沿海岸北上,直至最北未結凍港口,然後趕來與主力匯合。”

經過了這麼長時間的僵持,鄭芝龍終於答應派船輪換在臺灣的黃啟發部了,而這次輪換過去的是岡薩雷斯率領的陸戰團,換船的地點就是在松江府的碼頭。為了增加自身的兵力,吳世恭也把這支部隊抽調了過來。

“不過出徵的時間還要往後調一些,就定於十一月上、中旬吧!智慧!這事就交給你了,選個黃道吉日。”

吳世恭的話引起了一陣笑聲,智慧鼓囊著抗議道:“小僧可是禪宗,選黃道吉日那是道士做的。”屋裡的笑聲就更大了,誰也沒有理睬智慧的抱怨。

“那就先這樣,等我領軍出征,汝寧這裡就要辛苦各位了。”吳世恭最後說道。

眾人也站起身紛紛告辭,可這時,張之恆和智慧就落在了最後。見吳世恭疑惑地看向他們,他們異口同聲地說道:“大人!學生(小僧)有事要說。”

見他倆如此默契,吳世恭又笑出了聲。其他人也很知趣地先行告退了,見到屋中只有仨人,吳世恭就先對智慧說道:“小和尚,我知道你想說些什麼!想與我一同出征。我可不太願意。不過,你這和尚怎麼殺性這麼濃啊?”

“除魔衛道,當然義不容辭,可小僧的幾次出征卻都沒打到韃子,真是……。哎——!不過小僧還有一事相求:等此次出征歸來,醫藥司之職小僧就要卸辭,大人還是另選俊傑吧!”

智慧是個死腦筋,吳世恭一時三刻也沒辦法說服他,於是吳世恭就搖搖頭,轉頭又問張之恆道:“那之恆先生又是何事?”

張之恆微笑著答道:“與智慧大師同事。望大人帶上學生,有什麼公文事務,學生正好可以代勞一二。”

吳世恭一想,此次出征,可能會與朝廷打交道,身邊確實需要一位熟悉朝廷事務的幕僚。而智慧也沒辦法說服他,不如就答應了他們倆吧!

於是吳世恭點點頭,道:“算了,我也不攔著你們。不過你們一定要一直待在中軍。兵事太險,刀眼無情,還需小心一些好啊!”(未完待續。。)

第六百四十七章烽火連天

此次出征,吳世恭將率領飛馬鎮兩個協六千五百騎,虎吼鎮兩個協六千五百人。此外,親兵隊、火炮協、直屬工兵團共四千五百人。在聯合了李祿的一千五百騎以後,將先去歸德,聯合書墨的歸德協一個步兵團和一個騎兵營共一千五百人馬,共同出征。總兵力達到了二萬零五百人。其中,騎兵將超過了九千騎。當然,還有不知道會不會來的陸戰團一千三百人。

眼見著清軍的四百多騎在列陣,赫利赤對身後的五人說道:“娃娃們!都看著點!等會兒我衝你們就衝,我停你們就停,千萬不要走散了。都提起精神,命丟了可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