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來說,基本上沒有夜行軍和夜襲的做法。因為,當時基本上明軍所有的兵丁都是營養不良的,所以,很多兵丁都得了夜盲症。因此,根本就沒辦法夜行軍和夜襲。

反而後金軍因為主食是肉和奶,所以營養攝入就比較均衡。因此得夜盲症的人也比較少。所以,在當時的戰爭中,夜晚一直是後金軍的。

不過,和演義中不同的是,在古代戰鬥中,進行夜襲和夜行軍的戰例是相當少的。因為一來:只要敵手訓練有素,夜襲的戰果其實並不大,發動夜襲的人的傷亡可能還要超過被夜襲的敵手,除非敵手發生潰營或者嘯營的現象;

二來,如果第二天要會戰的話,那些參加夜行軍和夜襲的兵丁,在第二天肯定不能夠參加戰鬥。因為在古代打仗都是個體力活。再說,人也許可以咬咬牙抗過去。但馬匹沒有休息,就肯定抗不過去。這不是變相地消減自己的戰鬥力嗎?

所以除非敵手業餘的,把自己營地修建的象不設防一樣,或者自己軍隊要孤注一擲,否則的話,一般情況下並不會發生夜行軍和夜襲的情況。

而這次後金軍夜襲秦良玉先鋒軍隊的大營,也無非就是試探一下秦良玉軍隊的戰鬥力,騷擾一下秦良玉的軍隊。當然,萬一有機會的話,這些後金軍也並不介意給秦良玉的軍隊以致命的打擊的。

這天晚上,當巴都禮率領著一千八百名後金軍,行走了大半個晚上,在午夜過後,到達了離秦良玉的大營四、五百步的地方。

巴都禮和幾位後金軍的將領遠遠地觀察著。身邊一個將領對巴都禮說道:“這大營旁邊的樹木都砍光了,大營前面都是一片空地。這離大營一百步的地方,還放置著火盆,我們摸過去很難啊!”

巴都禮點點頭,說道:“隔太遠了。明軍大營周圍有沒有壕溝都不知道,派兩個兵丁上前去探一探吧。”

兩名鑲藍旗的兵丁立刻貓著腰,向大營的方向小跑著過去。可等到他們跑到火盆的位置的時候,突然前面傳來一聲火銃射擊聲,一名兵丁立刻被打趴在地上。另一名兵丁也搞不清楚火銃是從哪個方向射擊過來的,他掉頭就跑。

而在火盆後面二十步左右的距離,一個躲在坑裡的,秦良玉軍隊的暗哨,也拿著火銃飛快地跑回了自己的大營。他一邊跑著,一邊用力吹著口中的哨子。

報警的哨子聲,立刻引起了秦良玉軍隊的一陣騷動。見到明軍大營中人影晃動,巴都禮嘆了一口氣,說道:“明軍已經有了準備,我們回去吧。”

雖然來夜襲的後金軍已經離開,但大營中,幾乎所有的兵丁都是集合了起來。直到天光放亮,秦良玉派出探子,到大營四周確定了後金軍已經離開以後。才在秦良玉的安排下,兵丁們再輪流睡覺。

這次後金軍不成功的夜襲,引起了秦良玉相當大的重視。在讓勞累了大半夜的兵丁原地休息一天的同時,秦良玉向跟在自己後面左右兩側的,山西總兵馬世龍和山東總兵楊紹基派去了信使,讓他們防備後金軍的偷襲。並且讓他們加快行軍的速度,向自己靠攏。

接到報信以後,這兩支軍隊立刻就提速。因為原來的山西勤王軍隊的潰散,所以現在山西總兵馬世龍率領的山西軍隊是由一部分潰兵,一部分抽調的軍戶,還有一部分臨時募集的兵丁組成。所以兵丁的軍事素質很低。

再加上,山西總兵馬世龍也和秦良玉一樣,徵集了大批的青壯隨軍。所以當軍隊提速以後,整支軍隊就維持不了行軍佇列,整個就散了開來。

當後金軍的騎兵出現以後,山西總兵馬世龍剛把自己的軍隊排好陣形,可在外圍的那些青壯卻在後金軍的追擊下,向山西軍隊的陣形方向逃了過來。

而因為這些山西兵丁沒有經驗,見到這些青壯跑過來,他們都抬起了自己的兵器。這下子,衝進來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