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李祿也和吳世恭一起回到了汝寧軍的營中。吳世恭知道李祿的顧慮,因此就把周巡也叫了過來。
接著吳世恭開始了安排:“這次我就不能夠出徵了,就讓巡子做你的副將吧。大事你掌握,具體跑腿的事就讓巡子多辛苦了。”
“也不用害怕,我們去的這一千五百人都是四條腿的。萬一有什麼不對,難道還跑不過兩條腿的嗎?我也算是看出來了。他們都以為陝匪是塊大肥肉,可陝匪是這麼好打的嗎?怎麼這麼多的大軍剿了四、五年卻越剿越大了呢?”
“我們就縮在後面,也別眼紅!有什麼好處也不要去搶,就是跟在後面做些搖旗吶喊的事。也要和陳遊擊和江守備多聯絡,合在一起受的欺負就會少一些。有什麼吃虧的我們就先忍著。”
“千萬注意一點!萬一陝匪投降了,那十有**就是詐降。你們勸得了就勸,勸不了就躲在安全的地方。不要頭昏了麻痺大意!告訴你們我的看法,陝匪的事不會完,以後有的是仗要打,所以就是要儲存實力。不過我對李大哥也放心。這明軍中要是論逃跑,你稱第二就沒有人敢稱第一了。”
吳世恭的話惹得李祿和周巡是一陣大笑。
吳世恭接著說道:“當然也不是讓你們什麼都不要,有些別的官軍看不上眼的,比如青壯男女、鐵器農具等東西,能夠帶回來也就帶回來。我們汝寧軍還是窮啊!不過還是要注意:萬一有什麼不對。別管這麼多就是逃,只要儲存了實力。有什麼事都有我擔待著。再提醒一句:注意詐降!詐降!”
都安排妥當以後。吳世恭獨自在自己的大帳中反思著自己今天在中軍帳的行為,忍不住感到是一陣後怕。現在的吳世恭,能夠給他帶來危險的場所並不多,而恰恰是到其他官員衙門裡去議事和到中軍帳軍議就是這樣兩個危險的地方。
大明朝的文貴武賤可不是說的玩的啊!毛文龍這麼大的武官,總督袁崇煥還不是說殺就殺啦?吳世恭下定了決心,如果以後自己有機會到中軍帳軍議的話。自己一定要做到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那樣才不會產生矛盾給自己帶來危險。
可是吳世恭不知道,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他那種老大上位者的脾氣是沒有這麼容易改變的。等到他好了傷疤忘了痛,他還是會故態復萌的。
李祿、周巡帶著汝寧軍的一個騎兵團和李祿的五百親兵跟隨著陳奇瑜的圍剿大軍行動了。而吳世恭也返回了汝寧府。
而崇禎皇帝對彈劾吳世恭的奏章都已經有些麻木了。不過這次一看到彈劾的內容以後,立刻是樂不可支。而吳世恭關於“尚方寶劍大還是皇上大”的妙論也迅速成為了趣聞。傳遍了整個京師。
除了岳父薛濂,他愁眉不展地詛咒著吳世恭這個惹禍精。也沒啥說的,再備厚禮相托王承恩吧。
其實這次從整個事件來看,吳世恭倒是沒有一點兒對崇禎皇帝的不恭敬。但是總督陳奇瑜的權威朝廷必然要維護,所以在崇禎七年的三月,關於汝寧軍汝州大捷的封賞和吳世恭本人的處罰也下來了。
汝寧營的兵額依舊是二千二百人。但是這次的汝寧營不再是半是戰兵半是軍戶了,而是全部由戰兵組成。
千總薛永利和千戶喬松升為守備,各自領軍一千。而以下的武官也各有升遷封賞。至於歸德衛指揮趙銘,由於其確實年老傷病,本人就不升遷了,封賞也集中到了他的家人身上。什麼追贈祖宗三代啊、給其夫人誥命啊、萌其一子啊,反正是一些榮譽大於實惠的東西。
而吳世恭因為對尚方寶劍的大不敬和在中軍帳軍議時的咆哮被重重地處罰。免去所有的官職被一擼到底。我們的吳世恭變成了吳白丁了。
可是吳世恭也不要做那種回京城享福的美夢了。處罰命令中,依舊命令吳世恭在汝寧營中效力戴罪立功。而按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