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疆。威脅俄國邊界安全。俄國政府為了使俄國邊界安全故出兵伊梨為貴國代守之。貴使欲索還伊梨,能否保證俄國軍隊交出伊梨,貴國軍隊就一定能守住,又能否保證俄國邊界永遠安寧無事!俄國將伊梨歸還貴國,貴國既不能保證守住,又不能保證俄境之安寧,那時又要俄國出兵豈不麻煩。再說貴國政府要求歸還伊梨也應有個說法,不然的話,俄國軍隊豈不徒勞一場。榮全道:“貴使欲要怎樣,請明示。”俄良嘎哩言道:“中國方面收回伊梨,一要把霍爾果斯河以西,特克斯河流域的一部割讓給俄國。二、俄商在蒙古、新疆貿易應享受免稅的權利。三、俄國在嘉峪關,哈密吐魯番。烏魯木齊、科布多、烏里雅蘇臺,增設領事;四、賠償俄國軍隊代守費五百萬盧布。榮全道:“貴使要求過分苛刻,大凡主權國家皆難以接受。我大清帝國畢竟還是一主權國,豈能接受如此條款,本將軍不奉陪了。”談判遂告破裂。榮全將與俄使談判經過具實奏明朝庭。兩宮太后皆覺俄國政府太過野蠻,遂立召陝甘總督左宗棠回京議事。
左宗棠至京後,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將榮全與俄使談判失敗的情況向左宗棠作了詳盡的通報後,與左宗棠一起晉見兩宮太后,慈禧垂詢左宗棠道:“老將軍乃國之幹臣,面對新疆如此危局,以為當如何處之。”左宗棠道:“俄人蓄懷叵測與泰西各國不同,而其唯利是圖,不奪不厭。第二次鴉片戰爭以來,屢在邊境肇釁滋事,先後侵奪我之疆土一百五十餘萬平方公里,而今又佔伊梨,雖說無久佔之意,但俄欲佔伊梨的形跡已露,自古外交,在理也在勢,勢盛要強以挾之,勢弱被挾以制之。與俄交涉,恐不能以筆舌所能爭之。欲杜俄侵我之野心,必整齊隊伍,嚴明紀律,精求槍炮,委以良將,先收復烏魯木齊,再告以伊梨為我之疆土,尺寸不可讓人。想那俄寇離彼之疆土千里之遙,又有何可恃。如兩宮太后不嫌臣老邁,老臣願提一旅之師,誓與俄虜周旋到底。”時執掌軍機北洋大臣李鴻章急忙出班大叫“不可。”新疆各域,平時無事,每年需花兵銀達三百萬兩,今為外國佔領,勉圖恢復,也不能久守,耗損巨資,徒收千里之曠地而增千百年之漏巵實在是太不合算了,前些日子英國公使威妥瑪見臣時,跟臣談了新疆局勢,阿古柏入侵新疆,佔領南疆後,其本國內部空虛,沙皇俄國乘機滅了浩罕國,同時派兵佔領了伊梨。現在阿古柏及其一干人眾已是無國無家,建議臣奏請兩宮太后,將南疆恩賞給阿古柏,成立一喀什噶爾國。這樣阿古柏既感大清為其立國之恩,又懷沙俄滅國之恨,因而可以長期與大清帝國合作而與沙皇俄國相抗衡。臣以為威妥瑪此計確是良策。為大清長治久安計,臣斗膽懇請兩宮太后,將南疆讓給阿古柏,任其立國;伊梨讓給俄國,免得兵連禍結,勞民傷財。還可將所省之兵費用於海防,今東方島國日本已經悄然崛起,其志欲謀佔臺灣,我國不可不防,請皇上明察,兩宮太后裁決。
(三十四)
李鴻章話剛說完,左宗棠立即抗爭道:“英人和俄人各自為了自己的利益在中亞角逐,製造緊張局勢,向我國肆無忌憚地擴張。英人要立國,何不在他本國或別的什麼地方立去,這明明是借建置別國之名行吞食中國之策。新疆是我國固有之領土,大清帝國君臣,軍民皆有守土之職,那有將國土饋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