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天下。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國。中宮元配皇后姜氏,西宮妃黃氏,馨慶宮妃楊氏;三宮后妃,皆德性貞靜,柔和賢淑。

紂王坐享太平,得先王之基業,萬民樂業,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賓服,八百鎮諸侯盡朝於商——有四路大諸侯率領八百小諸侯,東伯侯姜桓楚,居於東魯,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每一鎮諸侯領二百鎮小諸侯,共八百鎮諸侯屬商。

這紂王得了王位,卻是帝乙失了算計。其時大商雖然稱得上強盛,但畢竟連年用兵,雖然經幾代君主勵精圖治,但終是未曾緩過氣來。就如同大病初癒的巨人一般,還得調養一番才是。

若是微子啟,微子衍兩個,定然以仁德治天下,天下自然大治。可紂王哪裡是那守成之主?他既有勇力,自然不甘於寂寞,少不得再動兵戈。

紂王七年,春二月,忽報到朝歌,反了北海七十二路諸侯袁福通等。

紂王聞報大怒,便欲親征。時有太師聞仲在側,聞言暗驚。你道為何?蓋因北海一地,雖然民風剽悍,但也不是那種不服王化之人。怎地突然反叛?更何況那袁福通也不是狂妄自大之輩,他也該知自己的實力,怎地會如此不智?

聞仲乃是截教高徒,自然聽說過封神之戰,雖知道地不完全,但也多少聽到點風聲。他立時出班,將事情攬將下來,掛帥出征。

PS:各位走說主角小心翼翼,其不知你以為主角想這樣?他若是一個豪俠,那樣也好,什麼都不用怕,十不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身藏功與名。可他現在可以說有實力強大,哼哼,我對付不了你,我對付你弟子。都說樹大根深,可要是光剩光禿禿的樹幹,怕是也挺好看。

身在局中,只有自己才知道其中的苦楚。有道是無欲則剛,可主角能做到無慾嗎?

第三卷群修大戰凡間地,只顧今朝忘明朝 第九章浮雲設計助殷商

北海袁福通的實力很大,隨他叛逃的諸侯共有七十二鎮。被方民風素來剽悍,一個個都是九經戰陣的百戰之士,但他畢竟偏安一隅,無論是兵力還是國力,都不能和商朝相媲美。也與知道他得了什麼臂助,竟然敢和朝廷反目。

聞仲心中惱怒到了極點,這袁福通在此時為惡,簡直是給他添亂,讓他如何不怒?他二話不說,隨即點起精銳之兵十萬,又抽調各路兵馬十數萬,合北方二百鎮諸侯之兵三五萬,共二十五萬大軍,如同烏雲蓋地,浩浩蕩蕩的殺將過去。

聞仲出征,聲勢浩大。他也知袁福通為惡,必有所倚仗,也不敢大意,多調精兵強將。如此聲勢,早有人報於四方聖人。

李隨雲此時正在島上指點孔宣道法。孔宣修為也自有成,背後五色神光,已化出四道,僅有一道未曾煉出,不過也是時間問題罷了。

世人都道闡教、截教聖人愛護門下,不想李隨雲更是護犢子。他將自己苦心收取的五行精華,毫無保留的拿來給孔宣淬鍊神通。這五行之氣,正是他當日所化大手之物。

眼見得孔宣便要功成,忽門下童子報說北海袁福通造反,朝歌聞太師出馬,如此大事,不由得讓他吃了一驚。

李隨雲心裡清楚,這袁福通造反看似平常,實際上卻是那封神之戰的開端。若無北海之徵,則商王朝斷不至於由盛而衰。沒了聞太師的壓制,商紂王再無顧忌,以至於倒行逆施。使朝綱大亂,是社稷傾頹。

微微沉吟,李隨雲面色殊不悅。過得片刻,他方才嘆道:“此事殊不易,若是聞仲如此作為,怕是人族兵戈難消。此事需得我親自去一趟,方才化解得了。”

童子驚道:“師父,弟子聞人言道。那聞仲乃是天下有數的高手,一身的神通,深不可測。他又精通兵法,善曉軍機。想那北海袁福通不過是一個普通地修士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