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他的部下改編為步兵四旅,以他為旅長,再給他送一個旅的裝備,調步兵一營教導員去擔任步兵四旅政委,兼軍管會主任負責揭陽的土改,從咱們的隨軍政治學院帶一百名學員過去,另外從步兵一營帶一個哨,由定遠二艦護送他們在海門登陸,配合羅大綱奪取潮汕,但不要急著再向外擴張了,先控制住潮汕一帶完成土改再說。”

楊豐說道。

一個哨的步兵,再加上羅大綱部下數千人,這些就足夠拿下潮汕了。

那裡是潮州總兵防區。

但這時候的潮州總兵李廷鈺還在香山呢,上次他指揮的兩萬大軍在西江邊正準備渡江,被定遠號用大炮狂轟一頓,然後直接炸了營,這時候那些跑散的潰兵收沒收攏起來都很不好說呢!

話說羅大綱還是很值得培養一下的。

楊豐目前已經有了三個旅,第一旅也就是遠征軍核心,第二旅留守安不納島以保護南洋那些華人,第三旅是在新會組建的,這時候經過幾個月的訓練也已經堪用了。只是裝備沒有第一旅好,雖然也是線膛槍,但卻是楊豐利用繳獲的燧發槍改造,不像第一旅是鋼管線膛槍,羅大綱的部下正好編成第四旅,這個旅連線膛槍都沒有,他們只能使用由楊豐利用清軍火繩槍改造的滑膛槍,不過倒都是擊發槍,對付清軍也已經足夠了。

這樣他就可以擁有一個軍團了。

第五六九章 陰門陣

西江,大雁山下。

霧氣瀰漫的寬闊江面上,鎮遠號戰列艦輕緩地搖晃著。

這艘鉅艦的吃水其實很淺。

雖然它號稱戰列艦,但實際上噸位只相當於甲午時候的廣字三艦,而且設計時候就儘量以淺水作戰為主,所以標準吃水才不過三米半而已,只要不是嚴重的枯水期,別說是西江的幹流了,就是潭江干流也隨便航行,潭江從開平一直到崖門的江段水深甚至超過五米。所以楊豐把威遠號留在潭江上,而鎮遠號則巡弋在西江上,定遠號負責外海警戒,三艦都有無線電便於調動,而且兩江之間還有江門水道連線,一旦某處需要隨時可以憑藉憑藉高速互相支援。

這三艘戰艦如果風帆和螺旋槳全部最佳狀態的話,速度甚至可以達到二十節。

在這個時代完全堪稱逆天。

以這種方式,這三艘戰艦為楊豐完全掌控了這一帶的海面和河道,儘管陳化成率領的閩浙水師已經到達珠江口,卻依舊只能躲在虎門,和關天培的炮臺共同守衛廣州的大門,但卻不敢出海和明軍交戰。

主要是陳化成的頭腦也很清醒。

他在前往虎門的途中,就被定遠號給暴打一頓,楊釗很無恥地跟著陳化成的艦隊追殺兩百多里,後者如果追擊這混蛋就加速脫離,反正定遠速度幾乎可以達到清軍戰艦的三倍,想怎麼玩都很輕鬆,一旦陳化成不理他,那他就靠上去在清軍火炮射程外,按住一艘清軍戰艦暴打一頓。可憐陳化成帶著近百艘大小戰艦被定遠號追殺了兩百里,途中有二十多艘被擊沉,唯一的收穫就是把定遠號的船帆上打了一個窟窿,然後就心驚膽戰地躲到虎門炮臺後面安撫他們受傷的心靈去了,最終結果就是原本歷史上一鴉的兩位英雄,很明智地坐視明軍戰艦遊蕩在自己防區,反正琦善也理解他們的難處。

至於內河上……

內河上就更無可奈何了。

就那些小帆船和舢板,別說打了,定遠三艦就是開足馬力撞,都能橫掃這些小玩具們,一千噸排水量在海上不值一提,到內河就完全是怪獸級別了。

然而……

“那是什麼?”

正在甲板喝茶的鎮遠號艦長陳宏端著茶杯愣了一下,他身旁的大副急忙舉起望遠鏡看著上游。

上游江面的霧中大群暗影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