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的山間。飛流直下的瀑布和水上亭榭,這一片幽雅美麗的景緻,更襯托人們悠然閒逸的生活。
整個畫面,佈局合理。構圖巧妙,氣勢恢宏。繪畫採用斧劈皴法,層層塗染。陰陽相背。山石質感明顯,人物神態自若。筆畫精細生動。線條有力硬朗。藝術格調高雅,儼然一幅韻味十足的文人畫。
上面所描寫的是《蓮社高賢傳》中高僧惠遠“虎溪相送圖”。惠遠是東林寺主持,寺下有泉水,稱虎溪,他送客從來不過虎溪,過即聞虎吼。後來陶潛與陸修靜來訪,惠遠送客,因談話投機,不覺中越過虎溪,彼此相對大笑,後人以此來稱讚高士間的友誼。
此罐青花看上去使用的是康熙年間上等的翠毛藍青料,純藍鮮麗,加之運用傳統繪畫中的“皴”法描繪山水,其瓷繪技藝達到康熙時的頂峰。
另外,此罐無款識,不過康熙時期的官窯作品,許多都是不書寫款識的,正因為如此,近年來仿品極多。
而且,以此罐為模本的現代仿品,目前也充斥於大大小小的藝術品市場。單看青花顏色有些近似,但仔細觀察發現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青花料水發乾,有焦乾起泡的現象,胎體偏厚,器內釉厚而白膩不透明;二是青花色淺淡油亮,底釉白中閃黃,修胎極其講究。
這件青花罐到沒有這樣兩種情況,看起來完全是件真品,在場眾人之中,除了楚琛和已經對作偽手法比較熟悉的趙齊瑞之外,其他人都覺得這件青花罐看起來好像沒什麼不對的地方,但戴子明也像毛健誠一樣,感覺這東西總有不對的地方。
“楚老師,您覺得如何?”等楚琛重新抬起頭來,應鳴信就迫不及待的問道。
楚琛有些遺憾的說道:“我認為此物並不到代。”
戴子明連忙問道:“怎麼,真是那個蔡建軒製作的高仿?”
楚琛回道:“應該說可能性非常大吧。”
這時,應鳴信請求道:“楚老師,您能否詳細的說一下?”
“這是應該的。”
楚琛點了點頭:“首先一點,你們之所以覺得這件器物有些不對勁,是因為作偽者用包漿液做了舊,這種物質雖然能夠仿的比較逼真,但最多也只有百分之九十幾的相似度,比如說……”
楚琛把區別包漿液做舊的特徵給大家介紹了一遍。
“哎!原來是這麼回事!”戴子明等人觀察過後,全都無奈的搖了搖頭。
過了半響,應鳴信又問道:“楚老師,還有別的地方不對嗎?”
“是的,這件青花罐在青料方面還有些問題。”
楚琛說道:“翠毛藍青花料其實用的是滇南珠明料,採用火煅法提煉,使原料中鈷的含量大大提高。鈷料髮色的好壞直接與純度和顆粒大小有關,經精煉後的鈷料不但顆粒細膩,尚含有銅、鐵、錳等微量元素,使得翠毛藍的藍色中微微泛綠閃紫,色調豐富多彩。”
“但這件青花罐,雖然看起來和真正的翠毛藍青花料非常相像,但藍色中並沒有微微泛綠閃紫這個現象,另外。一些細微的表現和真品也有些差異……”
照著楚琛的解釋,應鳴信看過之後苦笑道:“這些差異都比較小。一般的藏家根本看不出來啊!”
戴子明感嘆道:“別說一般的藏家了,連我和毛掌櫃都看不出來。說起來真是慚愧啊!”
毛健誠也說道“是啊,這個蔡建軒未免也太厲害了,不過他仿古瓷的水平既然這麼高,完全可以做正當買賣啊,為什麼一定要走歪道呢!”
趙齊瑞嗤笑一聲:“還能有什麼,人心不足蛇吞象唄,有些人眼裡可只有錢,別人的死活他可顧不上。”
應鳴信嘆了口氣:“哎,錢這東西還真是害人不淺啊!就像這件青花罐。原本我其實並沒有買下來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