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9月19日。 湖南,新牆河。 新牆河作為洞庭湖水系眾多河流之一,在平時並不起眼,但在此時卻是中日軍隊爭奪的焦點。 此時駐紮在新牆河南北兩岸的是中國軍隊第52軍。 52軍來源於參加過1933年長城抗戰的25師,在淞滬會戰前後編組為52軍,先後經歷了淞滬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也算是靠本事打出來的中央軍精銳。 跟74軍有些類似。 畢竟在之前,名聲最大的三大德械師改編的三個軍、教導總隊、第1軍、第18軍這些,不是打沒了,就是名聲大於戰力。 當然,52軍本身也是國軍的嫡系部隊。 正是因為其戰鬥力,所以長沙會戰之前就駐紮在新牆河兩岸。 不過此時52軍的日子不太好過。 只是不好過,並沒有到絕境,就是日軍第6師團和奈良支隊在進攻52軍在新牆河以北的警戒陣地。 對於新牆河北岸陣地,52軍肯定是能守就守,不能守就撤到南岸去。 總不可能仗不打就放棄新牆河北岸陣地吧? 而此時的北岸比家山陣地,第52軍195師看著陣地外進攻的日軍奈良支隊也有些煩躁。 “師座,日軍又開始進攻了!” “多少人?” “大約一個大隊的規模。” “告訴前線的部隊,給我儘可能守住,沒有命令不能撤退。” “是,長官!” 在剛才那人走後,一旁的參謀長卻是走了過來,“師座,據我所知,友鄰部隊都有人撤到新牆河南岸去了。我們這要是繼續在北岸待著,很容易成為一支孤軍啊!” “軍座的命令就是讓給我部堅守此地。若我們在北岸,整個新牆河防線的壓力就會大減,一旦我們撤退,主動權就在日軍手中了。” “話是這個道理,可讓我們師釘在北岸,下面兄弟們怎麼辦?” “還是那句話,沒有上級的命令,我們不能撤到南岸去。不過記得看看我們撤向南岸的路是否暢通,雖說不能擅自撤退,但也得保證退路安全。” “師座放心,有一個營的兄弟守著,不會有大事。只要小鬼子不來空襲,我們就不用怕。” 不知道是不是怕什麼來什麼,就在這位師參謀長話音剛落,北邊就傳來發動機轟鳴的聲音。 “我這烏鴉嘴,真的是。。。” “你這嘴。。。”就在這個師長準備斥責兩句的時候,他突然發現有些不對勁。 。。。。。。 比家山以北數公里外的一處民房內,一名日軍少將正用著望遠鏡觀看不遠處的比家山。 “旅團長閣下,駐守前面比家山的部隊是支那第52軍的195師,師長是黃埔二期畢業。”一名少佐恭敬地念著手中的情報。 “這個195師的師部是不是就在前面的山上。” “回旅團長,這個屬下不敢肯定,若是有飛機前去偵察,或許能查清。” “飛機?短時間我們別想得到海軍航空兵的戰術支援了。那些海軍馬鹿輕敵,結果機場被支那人炸了,損失好像很大。”奈良晃少將一臉不爽地吐槽。 說是奈良支隊,其實就是第13師團第26旅團,只是因為旅團長叫奈良晃,所以稱為奈良支隊。 沒有了飛機的戰術支援,他們對中國軍隊的優勢就少了一大截。 好在他手下的兩個步兵聯隊,每個聯隊有六門山炮,這加起來比對面一個師的火炮都要多。 下面的兩個聯隊長都面面相覷,對於這件事他們倒是不清楚。 就在這時,後方傳來發動機的轟鳴聲,幾人下意識回過頭看了過去。 頓時覺得有些意外。 因為在他們的視線中,有不少飛機正從北邊飛來,那應該是漢口的防線。 “納尼?海軍那邊居然派出了飛機增援?”奈良晃頗為意外。 “旅團長閣下,好像有些部隊。” 很快幾人就發現了問題,因為這些飛機居然俯衝下來,怎麼看也不像是去進攻比家山的,反倒是針對他們來的。 當一架飛機對著他們的陣地開火後,他們這才意識到這些飛機不是他們的援軍,而是中國軍隊的。 頓時,‘海軍馬鹿’的話就此起彼伏。 突然遭受空襲的日軍頓時進攻受挫,罵歸罵,還是得躲避才行。 而本來就在被動挨打的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