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回事?為什麼沒看到援華航空隊的轟炸機?他們的飛機呢?” 宜昌鐵路壩機場,當得知援華航空隊的飛機並沒有抵達營田登陸戰的戰場,鄭紹愚有些驚訝。 “鄭大隊長,我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我們是向援華航空隊那邊發了協助作戰的電報,讓他們派出轟炸機配合第九戰區在洞庭湖東岸阻擊日軍登陸。”一名少尉也很無奈。 剛剛抵達宜昌的李航則是看向地圖,指著地圖一點就問,“你們給援華航空隊發電報的時候是不是在鹿角附近發現日軍艦隊的時候發的?” 鄭紹愚點了點頭,“是當時發的。” “你們不也說了日軍有一部分在鹿角登陸了嗎?跟第九戰區那邊確認一下,看看援華航空隊的飛機是不是去了鹿角戰場。”李航當即想到了問題。 “不會吧?”鄭紹愚有些不確定。 “你們沒說具體的地點,他們也沒有無線電,途中收不到訊息。鹿角在營田北邊,他們肯定以為鹿角那邊就是要增援的地方。”李航解釋了一下。 “還真有可能。”鄭紹愚點了點頭,“第九戰區那便是營田的情況不容樂觀。駐守營田的只有一個團,而日軍可能有六七千人,還有艦炮支援。 第九戰區的增援部隊至少得半天的時間才能抵達,他們希望我們儘可能牽制住登陸日軍。” “告訴他們,我們會盡量拖住登陸日軍。”李航當即就答應了。 看到地圖,他便明白營田的重要性。 真讓日軍完成穿插,第十五集團軍可就慘了。 那可是十來萬軍隊,要真的被圍,局勢就對第九戰區很不利。 雖然他不知道原本的第一次長沙會戰怎麼打的,但眼前來說,要阻止日軍快速攻佔營田。 “我打算把22中隊和28中隊都派出去,再請求援華航空隊那邊派出飛機增援營田方向。” “可以!”李航當即答應了。 “要是第一或者第二大隊在就好了,他們兩個大隊有CB2快速轟炸機,我們也不用什麼都得靠援華航空隊那邊。”鄭紹愚若有所指。 雖然鄭紹愚並不懷疑援華航空隊會畏戰,但畢竟不是自家的軍隊,會不會及時增援還不好說。 當然援華航空隊可比空軍內部的外籍飛行員好多了。 那些外籍飛行員十個有九個都不願意執行太過危險或者高強度的工作,要麼加強才會同意。 “這一時半會兒調第一或者第二大隊來也不容易,我會向張司令和周長官那邊申請,但能不能行就不好說了。 民27式和霍克75都能掛載炸彈,可以執行一些要求不高的轟炸任務,短時間先湊合用吧。” 其實還有個問題,那就是恩施的地理位置有些尷尬。 不像宜昌這邊,物資可以透過輪船從重慶運過去。 恩施不行,不管是子彈、炮彈這些,還是燃油,都得透過運輸機運送過去。 其實襄陽也是如此,雖然在漢江邊上,漢江也有很強的通航能力,但武器彈藥要麼透過空軍,要麼是從宜昌中轉。 所以張庭孟也在和援華航空隊商量,把駐紮襄陽的援華航空隊調到宜昌去。 但宜昌的機場規模過小,這要是調到宜昌,怕是會有些擁擠,甚至影響作戰。 這還是此時中國的交通條件太差。 要是襄渝鐵路在的話,這就不成問題了,可惜這條鐵路影子都沒有。 也正如兩人猜測那樣,援華航空隊的二十多架戰鬥機和轟炸機的確增援錯了地方。 他們看到鹿角那邊有日軍登陸作戰,就當成了這裡才是要增援的地方。 直接把炸彈和子彈傾瀉到了登陸日軍以及湖面上的日軍船隻,一時間日軍死傷數百人,連船隻都被炸沉了三艘。 只不過營田那邊的戰鬥依然很激烈,即便是有空軍的支援,地面的569團打的很吃力,損失也在不斷增加,而援兵還在較遠的距離。 這種情況下,空軍把宜昌和恩施兩地機場的戰機都給派了出去。 甚至第九戰區已經向空軍建議調衡陽、芷江等地的第五大隊前去增援。 要是第五大隊也被調動起來,這怕是抗戰以來空軍如此大規模支援地面作戰的行動。 在這之前,並不是空軍不支援地面作戰。 武漢會戰期間就有多次,但規模小,更多的是單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