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架飛機不行,速度太慢了,靈活性也差,效能還不如美國現役的p40戰機。”

成都,航空研究院,當看著眼前這架還未成型的新式飛機的一些引數,李航直接搖頭。

“李副司令,這飛機比現役的戰機資料都要好吧?最大速度達到了510公里每小時,要是拿上戰場,絕對能碾壓日軍的飛機。”旁邊當即有人提出反對意見。

“除了最大速度,這架飛機沒有任何優勢。”

“沿用民27式d型的4挺7.62mm機槍,火力差了。”

“防護能力不如霍克75。”

“靈活性差,也不如民27式d型。”

“就是最大速度,也不如美國現役的p40驅逐機。”

“氣動外形為什麼要更改?我們現在有合適的風洞來驗證新的氣動外形結構嗎?”

。。。

李航一下說了這款新式飛機的各種不足之處,直接把飛機組眾人的辛苦成果說的一文不值。

當即就有人不樂意,這畢竟是他們幾個月的努力成果,任誰聽了李航的話也有些不服氣。

“李副司令,雖然你也懂飛機設計和製造,但這款飛機是我們努力許久的成果,你這麼貶的一文不值,是不是不太合適?”

“若是飛機不行,那就趁早不要生產,我們國家現在的試錯成本很低。這款飛機要是最後定型生產,我們難道要用一款落後的戰機去跟小鬼子搏命嗎?”李航毫不客氣地反駁了對方。

“李副司令,這款飛機哪裡落後?其最大速度、火力比我們現役戰機都好。”又有人質疑起李航的話。

“你們知道美國、英國等現役戰機的資料嗎?

美國的p40戰機的機頭兩挺勃朗寧m212.7毫米重機槍,再加左右機翼各2挺勃朗寧m.62毫米機槍,總共6挺航空機槍,最大速度可以達到540公里左右每小時!

英國的噴火戰機,即便是最早期的型號,其最大速度都能達到580多公里每小時,8挺骯空機槍!

德國的bF109戰機,其最大速度也有570公里每小時,人家的武器都能有20mm機炮。

我們設計的這個戰機拿什麼跟人家比?”李航越聽越氣。

他知道本國的航空工業底子差,設計人才也不行。

但他都弄了一個成熟的氣動佈局,只要有了合適的發動機,根據具體情況修改,未嘗不是一款優秀的戰機。

可現在是設計人員改了氣動外形不說,關鍵改的也不成功。

這樣的戰機造出來,豈不是被零式暴打?

不說全面碾壓零式,起碼也要有一定的還手能力吧?

“那是歐美強國的飛機,我們只需要比日本的飛機強就行了。”還是有人不服氣。

“你們怎麼知道日軍沒有研製新飛機?

他們的工業實力比我們強,人才團隊也比我們強,技術積累也強,誰知道他們會不會研究出更厲害的戰機?

我們飛行員要的是一款在未來一年內能夠量產、可以追上國際一流水平的驅逐機。

為了這些,除了航空委員會撥付的經費,我沒少去爭取捐款給你們吧?

還有發動機。

我基本上把美軍現役戰機搭載的發動機給你們想辦法弄回來了,可得到的是什麼?”

李航的不斷追問,把眼前這些技術人員說的羞愧不已。

畢竟他說的是事實。

航空研究院如今的待遇很好,即便是在如今物價飛漲的情況下,都能保證比較不錯的飲食。

每天可以喝牛奶、吃牛肉,其它物資保障也都很到位。

能保障這些,自然不只是靠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