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計劃出國(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其實以這款戰鬥機最大時速402公里和兩挺7.5mm機槍、1門20mm機炮的火力,要是放在37年底抗戰剛爆發時,這款戰機的效能很不錯。 第一批10架戰機在37年底運到越南海防,然後經滇越鐵路運到昆明組裝。 但因為當時國府忙著打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沒空來接收並組裝飛機。 到了38年國府就聘請法國飛行員和機械師,並組成了空軍第41中隊,又名‘法員隊’。 不過這些法籍飛行員更像是來展示飛機,而不是充當僱傭兵的。 在武漢會戰的九月底,日軍空襲昆明,3架飛機被炸燬、1架被炸傷。 加上這款飛機的20mm機炮被發現在俯衝機動時容易卡殼,因而只能採取更加傳統的平面迎擊戰術。 這樣一來,這款飛機就真的很廢。 要知道此時中國空軍的主力戰機已經是蘇式的伊15、伊16和美式的霍克75。 即便是伊15是雙翼機,效能差點,但機動性比法國的D510戰鬥機更好,而且後續改進的伊153型效能更出眾。 所以說,這款D510戰鬥機一服役就落後。 就算是研驅1型驅逐機在試飛中表現的效能都比這款法式戰機好。 所以研究所也有人想不通,都寧願花錢去買那些落伍的飛機,都不願意拿錢投入到國產飛機上。 “也只能這樣了。我們後面用霍克三和伊15的發動機試試,看看能不能把效能提升上來。 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若是採用伊15和伊16的M-25發動機,或許效能要比伊16持平,甚至還要好。”說到飛機制造這上面,王竹臉上也多了一絲自信。 “若只是跟伊16效能持平,國府寧願繼續去蘇聯那裡買,我們得想辦法研製出效能更好的飛機才行,那才有說服力。 最好是最大速度可以超過500公里每小時。”李航其實更想讓王竹等人研製出可以媲美零式的戰鬥機,但一想,好像也不太行。 “最大速度超過500公里每小時?這可不容易,除非是用霍克75的發動機試試。”王竹不禁皺眉。 其實李航想說小鬼子的零式戰鬥機發動機就只有950馬力,但卻能飛出533公里的最大時速。 李航也知道王竹的顧慮,那就是霍克75戰鬥機現在除了在大亞灣海空大戰中墜毀的幾架外,剩下的都在現役部隊中服役。 “之前不是額外購買了一批用於備用的發動機嗎?研究所可以申請一臺用於研究。”李航提了個醒。 “你不說我都忘了。不過那批發動機應該在衡陽吧?我去想辦法要一臺過來。你在成都先等一天,我回去跟研究所和製造廠的人商議一下,看看還需要購買什麼機器裝置和原材料。 要是能行,最好搞一批迴來,我們是真的缺。”說完王竹就匆匆離去,就把李航扔在了一邊。 李航見狀也有些無奈,不愧是個技術人。 。。。。。。 “李先生,好久不見,你這是剛回來?” 當常惠看到李航開著一輛小轎車回來的時候,十分驚訝,甚至眼神中帶著一絲欣喜。 沒法,李航太能跑了。 從常惠到成都以來,李航先是在成都,然後去了武漢,又調去衡陽幾個月,去了衡陽又去廣州打了個大亞灣海空大戰,然後又不知道調哪裡去了。 中間回成都的次數也是屈指可數。 要知道因為大亞灣的海空大戰,常惠和田春二人還被海軍上海武官府情報處給問責了,說為什麼兩人沒有把李航的確切行蹤和行動計劃給彙報回去。 老天,我們也得有機會才行。 這件事讓常惠二人也很無語,他們又不在李航身邊,去哪裡找情報。 因為李航這邊的任務不太好做,於是常惠二人就開始執行其它任務,就是在成都為海軍打探更多的情報。 沒錯,就是為海軍。 誰知道成都這邊除了李航,還有什麼事能讓海軍惦記。 不過海軍也不想讓已經在成都站穩腳的常惠二人回來,於是就打算在這裡長期設立一個情報站。 雖然還保持著對李航的接觸,但也不只是做這件事。 “常小姐?好久不見。”看到常惠,李航都快把對方忘了。 但是對方的打扮卻是讓他不禁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