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下午,英多。

“現在各軍是什麼情況?尤其是是遠征軍如何了?”

抵達英多的史笛葳倒是沒有忘記關心一下手下的部隊。

到這時,英軍已經向英帕爾撤退了,主力是經望瀨、卡列瓦方向撤退的,只有一部分是透過鐵路抵達英多後再向西經曼西向印度英帕爾撤退。

此曼西位於緬甸西北方向,位於英多西邊。

志願隊駐紮的那個曼西位於八莫以東,是個小鎮子,挨著中國。

兩個曼西重名,但不是一個地方。

“回長官,第六軍已經撤回國,日軍並未追擊。”

“200師跟66軍在臘戍匯合,但因為新編28師從師長到下面幾個團長臨陣脫逃,臘戍已經失守。

目前日軍56師團先頭部隊已經抵達畹町附近,意圖攻入滇西。”

“跟隨我們向曼德勒西北方向撤退的軍隊中。

新編38師就在我們後面,預計明日抵達英多。

96師稍慢一點。

第五軍軍部和新編22師還在斷後阻擊,加上下雨影響,可能還需要三到四天才能抵達英多。”

“如今這局勢已經無力迴天了啊!羅司令,我認為此時只有率領大軍向西撤入印度才是最好的辦法。”

“史笛葳參謀長說的有道理,為今之計,也只能這麼辦了。”

“再給第五軍的杜軍長下令吧。。。”

就在這時,有人帶來一個訊息。

“羅長官、史笛葳參謀長,剛剛從英國人那裡得到一個訊息,日軍佔領了密支那。”

“什麼?日軍怎麼會跑密支那去的?”羅長官有些震驚,“明明56師團還在滇緬公路上,他們連南坎都沒攻佔。

我們這邊的日軍也還在南邊,怎麼日軍會跑到密支那去?他們會飛不成?”

“羅長官,他們真的會飛。英國人的訊息是,日軍出動了傘兵,加上密支那的英緬軍被緬甸獨立義勇軍策反,駐守的英軍已經全軍覆沒了。

英國得知這個訊息,加快了向曼西撤退的速度,他們連很多物資都捨棄了。

現在我們該怎麼辦?”來人一臉擔心。

聽到這訊息,眾人都沉默了。

沒想到日軍還能這麼打仗。

不是說日軍的傘兵不行嗎?

怎麼這麼厲害了?

沒人提是不是可以想辦法奪回密支那,因為眼前這個遠征軍長官部做主的史笛葳就不想撤回中國,而是一門心思想把遠征軍往印度帶。

或許他是想減少損失,也或許他是有私心,但不管怎麼說,這位參謀長說的話比司令官都管用。

要知道在中國,參謀長的地位可能還不如下一級的師、團長這些。

可眼前的遠征軍長官部,卻是來了一出倒反天罡。

主要還是因為史笛葳是美軍代表。

這讓遠征軍的司令長官都沒有反駁的底氣。

“現在只能撤向印度了。”史笛葳斬釘截鐵地說道,“繼續向北已經回不去中國了。羅司令,給第五軍的杜軍長髮報,讓他立即執行遠征軍長官部的命令,率領麾下軍隊經英多、曼西撤向印度英帕爾。”

“我建議再給新編38師單獨發一份電報,讓他們跟隨遠征軍長官部一起行動,我相信孫師長會認同我的觀點。”

史笛葳都這麼說了,這兩份電報自然很快就發了出去。

而遠征軍長官部還沒等天黑就向西撤退,同時還關閉了電臺。

至於第五軍軍部以及新編38師師長接到這兩份電報後,卻是做出了不同的決定。

而且第五軍這邊收到電報的時間有些晚,因為在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