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

代師長連忙起身,參謀長連忙把地圖拿過來。

其餘幾人當即把桌上的東西收拾了一下。

此時地圖上,大致的局面都標記出來,擺在眾人的面前路其實就那麼幾條。

之前是兩條,如今是三條。

“對於參謀團的命令,你們怎麼看?都是共患難過的同僚,可以暢所欲言。”

“我先來吧。”高副師長當即開口,“從我們師目前的位置看。

向東撤退最安全,可以跟著第六軍的路線撤退。

向西撤退跟軍主力匯合也是一個選擇,但也很危險,說不定我們就會撞到日軍第18師團。

現在我們師人困馬乏,若是遭遇,怕是會出現不少損失。但好處是與軍部匯合後,我們就不會成為孤軍。

而向北撤退,風險最大。要穿過茂密的叢林,就算是我們竭盡全力出發,僅靠雙腿如何在日軍之前趕到西保和臘戍?

說不定我們去的時候,日軍都已經佔領了這兩個地方,我們師就會陷入日軍的夾擊之中。

我的建議,要麼向東,要麼向西。”

“向東肯定不行,跟在第六軍後面也不見得安全,說不定我們還要幫他們墊後。”老鄭直接搖頭拒絕。

“那你的意思是向西?”代師長看向對方。

“不,我們可以向北去博出一條生路。”老鄭認真說道。

代師長有些詫異,“你為何要選向北?往北走可最危險。”

“危險就危險,反正我不想再回曼德勒聽那個史笛葳在那裡瞎指揮。

之前都說了多少次,英國人不可信。

他倒好,一次又一次偏信英國人。

而遠征軍長官部如今更是史笛葳一個人說了算,羅長官也沒底氣反駁。

我們要是撤回曼德勒,肯定又要被英國人坑。

相比之下,還不如向北,不用那麼憋屈。”老鄭說的這話雖然大膽,但現場幾人並未反對。

他們其實也很反感上級的朝令夕改和過於相信英國人。

代師長聽聞點了點頭,“我也認為向北最好。

我的看法並不是鄭指揮官從內心出發的看法,而是有兩個其它原因。

一,這是參謀團的命令,更是重慶方面的命令。我們再怎麼說也是中國軍隊,更是黃埔學生,肯定要聽重慶那邊的命令。

二,向北雖然冒險,但若是能趕在日軍之前趕到臘戍和西保,將能挽救整個遠征軍面臨的危局。”

“可我們距離臘戍有三百公里,距離西保也有兩百餘公里,來不及的。”高副師長連忙提醒。

“那我們就繼續向北,去南坎、畹町,把日軍擋在國門之外。”代師長沉聲說道。

“這未免也太冒險了,我們的人能堅持住嗎?”高副師長有些擔心。

“能不能堅持住,也得想辦法堅持。你們應該知道新編28師和新編29師是什麼部隊。

前者是軍統的行動隊改編的,讓他們欺負自己的百姓擅長,讓他們打日本人,可不見得有多賣力。

後者更是才組建幾個月的部隊,部隊計程車兵九成都是沒打過仗的新兵,靠他們怎麼打仗?

如今的局面,也只能靠我們了。”代師長說到最後,語氣十分堅決。

其餘幾人都被其所感染,當即點頭。

“行,就聽師座的,向北。不過我們得抓緊,不然可能趕不上一頓熱乎的。”

“讓一個營跟著志願隊的那些人在前面開路。讓全師好好吃一頓,吃了午飯,我們就向北撤離。”代師長當即做了決定。

這其實也有點違抗軍令的意思,畢竟遠征軍長官部還讓他們有機會收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