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鑽進去操縱機槍。

即便是飛機兩側的機槍,也需要有機槍手站在飛機裡操縱機槍對來犯的敵機展開射擊。

這跟無畏式俯衝轟炸機的後背機槍不一樣,這是隻能坐著操縱飛機的。

機槍手其實並沒有多少技術含量,甚至直接從地面部隊調些機槍手都可以。

此次特遣航空隊就從傘兵團抽調了幾十名機槍手來當轟炸機的機槍手。

這可是很多人求著想來,畢竟飛機上的機槍手可比傘兵團的機槍手待遇好。

至於危險。

打仗哪有不危險的?

在地面作戰,都還得擔心被敵人的子彈打死或者被炮彈炸死,機槍手一直是最危險的一類人。

狙擊手、迫擊炮都喜歡對付機槍手。

就像目前b24轟炸機的主力型號d型,機組成員10個人,自然不可能都是飛行員。

要全是飛行員,那要是損失一架這種轟炸機,那不是要折損10個飛行員?

就算是老美也不見得經得起這樣的損失。

因為國內派到美國進修的是飛行員,即便是可以從留美的飛行員中抽調,但也缺其他機組成員。

所以還是要從國內抽調,機槍手這種才是從傘兵團中挑選。

不然的話,陳睿田也不至於專門回國一趟,自然是帶著任務的。

當飛行員和其他機組成員陸續到位後,特遣航空隊的轟炸機大隊就開始接收美軍轉交的b24和b25轟炸機。

只是這些飛機並不是全新的飛機,而是由其它美軍航空隊轉交的二手飛機,但也裝備沒幾個月。

這也是李航點了頭的。

因為這是最快成軍的辦法。

畢竟轟炸機不像是戰鬥機。

戰鬥機可以用護航航母從美國本土運過來,轟炸機只能去開過來。

因此後者就需要派飛行員去美國本土接受飛行訓練,等掌握了再開回來,至少半年。

成軍的話又得耽擱。

所以李航才會同意用二手飛機的原因。

畢竟這二手飛機也有八九成新,問題倒是不大。

“這就是b24轟炸機?也太大了吧,有多少機槍?”

“機頭、機尾、背部、球形炮塔等位置一共配備10挺12.7mm勃朗寧機槍。”

“這麼多?這不就是一個刺蝟嗎?”

“b25轟炸機直接是12挺機槍,那才是刺蝟。”

“那都是哪些人去開那些b24轟炸機、b25轟炸機?”

“這個我怎麼知道。不過我聽說,開過tb-3轟炸機的會優先去開b24轟炸機,因為都是四發轟炸機,所以適應性更快一些。”

一群從國內和美國來的飛行員和機組成員看著聖靈島停放的那些轟炸機,一個個都激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