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英吉利的統治就要受影響,如果傳到了歐洲,弄不好歐洲大陸的格局都要受影響。
戰爭,大多時候都是匆忙與盲目的,坐鎮勐臘的楊猛,想的有些多了,即使是英吉利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英帕爾被屠,吹響了英軍大舉進攻緬甸的號角。
奪取英帕爾城,掩蓋這次被屠城的訊息,就成了印度總督的責任。鍚爾傑爾的英軍又一次踏上了征程,從山腳開始收屍,一萬多人的英屬印度軍團,花了五天時間,才將滿山的屍體收拾完。
攻打英帕爾,也成了英軍的一個難題,直接打損失太大,之前那一萬多印度兵,可以說是雜牌中的雜牌,也可以算是一支編外的軍隊,那一萬人的損失,印度總督這邊還是能輕鬆接受的。
可一千英吉利本土軍人的損失,就有些難以接受了,一千人,是一個團的數量,一下損失一個團的本土軍團,這也算是重大損失了,同樣這也說明守城的緬軍還是有一定戰力的。
英吉利在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的駐軍,並沒有楊猛想象的那麼多,加起來也就四萬多人的數量,算上印度的殖民軍,英吉利在印度的總兵力也不過十多萬人,除去守護印度的軍隊,英吉利能一次拿出六七萬人,就算是大手筆了。
面對英帕爾城,新來的這一萬印度兵,也是有些膽怯的,滿山的屍首,不是誰都能等閒視之的,想到守城的是群惡魔,這些印度兵有些膽寒了。
第一次試探性的攻城,這群印度兵就見識了緬軍的厲害,火槍火炮,對緬軍來說,也不是什麼稀罕玩意兒,雖說不如印度兵玩的溜,但居高臨下打活靶子,他們還是能輕鬆勝任的。
三天時間,三次試探,三次試探丟下了近千條人命,不到兩萬緬軍守衛的英帕爾巋然不動,印度兵的戰意,就被消磨的差不多了。
英帕爾是個山城,攻城的火炮運不上來。單指著隨軍的幾門小炮打垮英帕爾的城牆。也有些痴人說夢。
求援。前線的英吉利統帥,只能無奈的求援了,英帕爾不缺水不缺糧,想要圍城,基本就是個笑話,不等英軍困死城裡的緬軍,英軍的補給線,就會被拖垮。
攻城。是必須的,重新佔領英帕爾也是必須的,三個旅的旁遮普步兵,一個旅的錫克步兵,一個團的尼泊爾山地步兵,被派到了英帕爾,錫克步兵和尼泊爾山地兵的到來,也充分說明了英吉利的決心。
面對城下越來越多的印度兵,英帕爾的緬軍,也有些膽顫了。他們不怕泰族的青壯死,也不怕英帕爾城內的百姓死。但是他們害怕自己死。
英帕爾的金銀財寶,已經被轉移走了,緬王也沒有下令失守英帕爾,面對越來越多的印度兵,緬軍的退意也越來越大。
新增援的印度兵,很厲害,幾次試探性的攻城,他們也給守城的緬軍造成了一定的死傷,尤其是包著金紅頭巾,穿著紅色戰衣,留著大鬍子的印度兵,他們無論是槍法還是勇氣,都很強。
而且,援軍也帶來一些能打到城牆上的火炮,這才是緬軍將領們決定撤退的真正原因,英軍用的也是二十四磅臼炮,這種火炮雖說大多用在戰艦上,但也是攻城的利器,重量輕,四個士兵就能抬著走。
城下的二十四磅臼炮雖說數量不多,但給緬軍將領們的壓力卻是不小,能打隱蔽目標的火炮,他們還是頭一次見到。
主攻的英軍將領,也不希望緬軍失守英帕爾,透過幾天的觀察,英軍的將領,也找出了緬軍攻陷英帕爾的方法,雖說可行,但英帕爾城中的緬軍,與自己率領的印度兵數量上差不多少,報仇雪恨,滅掉這支緬軍,雖說是印度英軍的想法,但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他得到的命令是攻佔英帕爾,而不是剿滅緬軍。
印度軍團只在正面駐紮,無疑是想讓緬軍主動撤退,或許緬軍撤退時,還能把握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