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對漢口軍民具有號召力和凝聚力。愁的是,這些湖南人一個個擺出一副當仁不讓的架式,威脅到他的元勳地位。

湖北軍政府召開軍事會議,黃興報告戰況。黎元洪滿臉堆笑地讚揚道:“漢口失守,非我軍戰鬥不力,只因北軍兵力強盛,火炮威猛。黃興同志勞苦功高,雖敗猶榮。”眾人立即鼓掌,表示對黃興的尊重。

蔣翊武想趁機確立湖南人在革命軍中的絕對領導地位,提議道:“黃興同志英勇善戰,受命於危難,風塵僕僕,一到漢口就指揮保衛戰,不愧為革命領袖,大將之才。武漢局勢紛亂,幸好有黃興同志主持大局,得以安定軍心和民心。現在湖南也獨立了,我建議公推黃興同志為兩湖大都督,掌管兩湖的軍政!”

蔣翊武的提議,得到湖南代表與湖北省以外各省代表的響應。參謀楊王鵬附議說:“如今漢口已失,軍情緊急,各軍協調尤為重要,我同意蔣翊武同志的提議。”

黃興當了兩湖大都督,就意味著黎元洪的地位要在黃興之下了。黎元洪按捺著內心的不快,勉強點點頭,但一言不發。

湖北代表吳兆麟馬上站起來反對:“黎元洪都督是武漢軍民一致推舉的,也為革命黨公認,大敵當前,我們應該緊密團結在黎元洪同志和黃興同志為首的軍政領導周圍。”

楊王鵬反駁道:“湖北、湖南各自推選都督,都是權宜之計。現在革命領袖黃興來了,又任革命軍總司令,實至名歸,有什麼不好?”

黎元洪還是不說話,只是矜持地微笑。

宋教仁善於調和意見,見兩人爭論激烈,便說:“革命是為民眾服務,不是爭權,當務之急是如何守住漢陽,擊退北洋軍!”

黃興是磊落君子,直言道:“革命是為謀求國家的新生,救民於水火,怎能計較一己得失?既然如此,我請求辭去戰時總司令職務!”

蔣翊武換個角度說:“為了統一軍令,需要名正言順地任命黃興同志為戰時總司令,不然黃興同志不好行使指揮權呀。”

眾人表示贊成。吳兆麟時刻不忘確保黎元洪的領導地位,說:“請黎大都督以軍政府名義在閱馬場拜將,委任黃興同志為總司令。”

吳兆麟明擺著是要讓黃興位居黎元洪之後。黎元洪用探詢的目光看著黃興。黃興沒把個人名利放在心上,爽快地同意。黎元洪懸著的心落了下來,高興地說:“今天的會統一了軍心和民心,為了確保武昌革命的果實,本督明天上午舉行隆重的拜將儀式,佈告天下!”

自古以來,只有皇帝拜將。黎元洪的意思,再明白不過了。

第二天,在武昌原湖廣總督署院門前的閱馬場,舉行了隆重的拜將儀式。人們連夜趕建了一座拜將臺。機關人員和軍隊整齊地排列在廣場上。獵獵旌旗中,一面紅旗格外醒目,上書“戰時總司令黃”。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男兒要為天下奇(4)

黎元洪在臺上親自將印信、委任狀和令箭授給黃興。黃興身著戎裝,腰挎戰刀,神采奕奕,盡顯湖南軍人的本色。他用帶有長沙腔調的普通話慷慨陳詞,臺下官兵多次報以熱烈的掌聲。黃興宣誓以後,騎白馬巡視全場一週,官兵舉槍向他致敬,他用標準的日式軍禮致謝。

拜將儀式結束後,黃興便乘輪渡江,赴漢陽主持防務。

這時,黃興的故鄉湖南已經起義,宣佈獨立,無異於發射了一顆巨大的炮彈;聲援了武昌的革命軍,使湖南的清軍無法北上。

湖南起義後,立即派湘軍參加黃興領導的武漢保衛戰。都督焦達峰仿照當年曾國藩援救湖北的方式,為派往武昌增援的湘軍提供軍餉。湘軍到達武漢時,黃興正組織革命軍保衛漢口。湘軍協統王隆中率領一支隊伍抵達武昌兩湖書院。黃興得知家鄉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