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會推(第1/2頁)
章節報錯
“會推,即會官推舉,有司衙門官員俗稱廷推,乃大臣缺員應補之時,不待官員考滿而推升時,自憲宗皇帝時由吏部會集九卿等官,推舉合格的大臣數名名,以呈請皇帝簡用也。”
“自從太祖高皇帝廢除廢除宰相後,皇帝已經在事實上集君權與相權於一身,故而三品以上堂官皆有皇帝特簡。”
“太宗文皇帝時出現了廷推的現象,但是隻有偶爾之舉,當時的在朝為官仍以保舉為主。”
“自憲廟以後,皇帝少親操國事,君臣否隔,面議漸廢,又因早有廷議之制及保舉推薦大臣的先例,故成化、弘治間形成會推。”
“今陛下敕吏部會推,臣封旨執行,必保公允不失偏駁,而負皇恩矣。”
乾清宮裡的暖閣裡朱厚照斜躺著身子,看著吏部尚書王瓊給自己的奏本,這是那日下詔組織會推後,王瓊很快寫了奏本,呈上來的。
不知道是不是王瓊猜出了朱厚照的心中顧忌,他在題本中詳細的說明了為什麼會有會推。
“是個知心的人。”朱厚照心想道,“難道他也想透過會推入閣?”
會推的出現取代了保舉,是因為一方面符合大臣們在皇帝面前表現出群而不黨的要求,另一方面皇帝也覺著杜絕了朝廷有官員結黨的弊端。
可是朱厚照此刻覺著後世為什麼會被廢除會推制度,這是朱厚照要了解的。
如果自己沒記錯,萬曆年間,會推制度實際上已經無法執行了,不然就不會出現所謂“浙黨”、“楚黨”、“東林黨”。
而且如果面臨強勢的內閣首輔,吏部尚書比較弱勢,會推的人事上肯定會收到干擾,吏部搞不好要事先關白閣臣的。
如果自己是吏部尚書,大機率也是不願意削弱自己的權利的。
可是隨著黨爭的日益激烈,會推的作用呈現出了負面的效果了。
所以後來崇禎皇帝登上皇位後對於大臣的簡拔多采用了平臺召對或者御前筆試的方式,這樣既能從大臣裡快速選拔出來和自己意見相同的官員出來,又能讓其他官員心服口服,顯得公平公正。
只是為什麼清朝卻沒有采用呢?
朱厚照百思不得其解,總不能說清朝的皇帝眼光一個個都好的嚇人吧。
清朝皇帝的君權更加集中?也不盡然吧。
正在這時,一個小火者進來說:“主子,夏邑來信了。”
朱厚照忙坐起來,接了過來。劉全忠見此,便躬身退了出去。
朱厚照開啟匣子,拆了信封,讀了起來。
“近日臣聞陛下召吏部組織會推,臣認為此舉必壞朝綱矣。”
“人皆有七情六慾,會推之時,六部九卿、科道言官,會推選用之時,所慮者乃其身邊親近之人或平素往來交好之人,看似公正,實則屢有情弊。”
“且陛下御極至今,中旨選拔官員者,雖有能力,然不為群臣所容。”
“天子權柄,有司自當奉行,天子居上而治下,理所應當,陛下任用官員在平常時察其議論,核其行事,是否堪任與否,皆賴聖鑑”
“故而請聖上親斷之,一可省部議之因循;二則大凡官員皆有陛下親自用之,必效命陛下矣。伏惟萬歲親自裁決,擇優官員者,由聖明簡拔。”
朱厚照看完後,眼皮直跳,這大官迷,你這建議就差在我的耳邊嘮叨說:我很忠心,陛下趕緊提拔我了。
仔細一看還有幾行字。
“豫州之境,多受黃淮其害,大溢決,小溢漫。水患綿綿不絕於書。夏邑縣居豫州之東南,地勢平坦,亦屢遭大水之害致使地多斥鹵,蕃殖力薄,畝產不過斗升。為治河,差役繁重,挑河、疏浚、草梢、夫柳等勞役一年四季從未間斷!苦役煩勞,乃河工之故 ,然士